一般的 " 地接 " 制片拿多少钱办多少事,而编导出身的人有 " 职业病 " ——细节控。前几年在横道河子拍《绝地英雄》时,张峰客串出演村长,被捆起来,在冰面上浇了 4 个小时凉水。剧中有个情节是村长被土匪抓起来拷问,要拍出土匪的丧心病狂,镜头还不能太血腥。张峰跟导演商量来商量去,最后决定拍 " 挂甲 " ——从前东北土匪的一种酷刑,大冬天往人身上浇冷水,冻成冰人。他被扒掉衣服捆在冰面上,一桶桶冷水浇下去,那天室外零下 27 度,一场戏加起来拍了 4 个小时,浇了 17 桶冷水,鼻涕眼泪都冻出来结了冰。工作人员担心 " 峰哥 " 冻出个好歹,可人家穿上衣服若无其事," 效果好就行,没啥事,我身体素质好。"
期盼哈尔滨影视 " 支棱起来 "
" 地接 " 制片是个良心活儿,拍摄预算是早就定好的,但操作起来里边的 " 缝儿 " 很大。前几年曾有几个艺术院校导演系的应届毕业生自筹资金建个小剧组,来东北拍毕业作品,临杀青当地制片坐地起价,要加几万块钱,把剧组租来的机器都扣了,双方闹到了派出所,最后 " 地接 " 公司又要到了一笔钱,可 " 东北的外联制片不地道 " 立刻在圈里传遍了。张峰的原则是 " 钱可以少赚点,但绝不能给东北人丢人,这圈子口碑太重要了。" 他干过好几次赔钱的买卖," 在旧楼里取景,要收同期声,可一开拍旁边几家就一起敲敲打打,人家在自己家里敲不犯法,没办法,只能给钱。" 这种费用没发票,不能报账,他宁肯搭几天的劳务费也必须搞定。
入行 30 多年,张峰看尽了娱乐圈的人情冷暖,这个圈子就像个 " 江湖 ",卧虎藏龙,讲究论资排辈,也有人拜高踩低,但真正的 " 高手 " 人人敬仰。想长远发展得能力强、情商高,还要讲义气、重口碑。每个剧组都像一个 " 小社会 ",制片需要平衡各方关系,他见过耍大牌的艺人、被欺负的新人,也有像于和伟那样带伤搏命的好演员," 真有大导演从不骂人,许鞍华导演脾气特别好,往片场一坐十几个小时不动地方,其他人谁都不好意思上房车歇着,专业、敬业!"
中国影视项目现在通常在两个城市立项:北京或上海。北京的项目一旦确定在东北拍摄,多半两天之内就会有人辗转找到张峰," 峰哥,有个戏 …… " 自从 2017 年公司正式开张," 松鸾影视 " 参与创作、拍摄了《无证之罪》《别告诉她》《跨国大追捕》等 30 多部影视剧,剧组几乎都是合作过的熟人介绍来的。
近两年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影视市场造成巨大冲击,在这样的行情下,2020 年中国电影票房依旧高达 204.17 亿元,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大票房市场,2021 年中国电影总票房和银幕数量稳居世界首位,中国影视行业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正飞速向前。张峰这样的 " 地接 " 制片全国有成千上万,他们见证了中国影视有史以来最好的时代,也许观众不会注意到字幕上制片的名字,但他们是机器上的 " 螺母 ",不可或缺。
2022 年北京冬奥会的召开带动冰雪影视题材大热,《超越》和《冰雪之名》都曾在哈尔滨拍摄,在冰雪景观和城市建筑方面,冰城的优势很明显。记者采访张峰时,于和伟主演的电视剧《我是刑警》杀青后的收尾工作刚结束,这些年陪着明星们走遍了哈尔滨的大街小巷,他总是希望自己推荐的场景能拍出这座城市的厚重和浪漫,但偶尔还是会觉得有遗憾," 哈尔滨没有专业的大型摄影棚,听说《人世间》租了 7 个棚,搭了几万米的景,要是咱这有这样条件,来拍戏的剧组会多得多。"
" 峰哥 " 最大的心愿就是有生之年,哈尔滨的本土影视行业能 " 支棱起来 "。
(图片由被采访者提供)
编辑 高云
值班主编 李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