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毛丽娜
编辑 | 李春晖
虽然越来越多国人流露出对韩国的对抗情绪,但韩国文化对哪怕是非韩流受众的影响力都仍然相当可观——最简单的,你的 MBTI 人格是啥?这轮就是韩国人炒热的。
从拍照时的手指比心——韩国歌手黄致列在参加《我是歌手》时,将这种在韩国风靡的比心方式带到了国内。再到这几年兴起的挂耳染、BM 风,及至眼下火爆的 MBTI 测试,背后都有韩流的推力。
韩国人为什么总能充当流行文化推手?挂耳染、MBTI 这些存在已久的事物,为什么在韩国转了一圈就有了强劲的传播力?观察 MBTI 的传播链条,或许我们能解读出韩流 " 再加工 " 的秘密。
MBTI 是怎么红的
MBTI 有多红?明星在做,网红在做,你我在做,就连企业招聘的笔试题都换成了 MBTI。
实际上 MBTI 并不是什么新鲜概念。它是上世纪 40 年代,由美国作家迈尔斯和她的母亲布里格斯,基于荣格的著作《心理类型》编制的一套自我报告式人格评测工具。早在 90 年代,这套理论就已进入中国、韩国等亚洲国家。但因测试题目较多、且解读较为复杂,压根打不过更简明易懂的十二星座。
2015 年《人民日报》就曾发布 MBTI 相关微博,"10 分钟,28 道题,看你适合做什么工作 "。但很遗憾并未能带动潮流,直到 2021 年下半,MBTI 在中国才算真正走红,几乎人人都在测,人人都在聊。
2021 年下半年在中国走红的 MBTI,2020 年就已经在韩国年轻人中风靡。而 MBTI 在韩国的突然流行,与疫情有直接关系。
无论在哪国,创造并推动流行文化的都是年轻人。韩国年轻人生存压力之大,在整个亚洲都排得上号,学业、工作及生活的迷茫,使得性格测试在韩国极有市场。于是隔离之下,无事可做的年轻人们捡起了被打入冷宫多年的 MBTI。
MBTI 不像星座那么简单粗暴,把人分为 12 种,也不像其他心理测试,内容晦涩难懂。它的基本逻辑简单,分类明确,易被大众接受,于是 MBTI 在韩国年轻人中流行起来。
娱乐产业异常发达的韩国,娱乐圈从业者们对年轻人的喜好变化相当敏感,并可迅速反映到创作中。2020 年下半年,大批韩国爱豆加入 MBTI 爱好者行列,BTS、BLACKPINK 等韩团成员都在测试。
爱豆分享自己的 MBTI 结果,粉丝自然也乐于 get 爱豆同款。于是在爱豆测试结果的评论区,大批粉丝跟帖,晒出自己的测试结果。当然,那些队内 CP 也在 MBTI 的加持下有了一番新解释,新瓶装旧酒又是一波热议。
韩国几大打歌节目的观众不止粉丝,也包括不少普通韩国年轻人。每当有组合回归,PD 都会对爱豆们进行简单采访,于是 MBTI 风又吹进了前采室。打歌节目的影响力,要大于单个组合或爱豆,这下 MBTI 的知名度就从饭圈扩张至普通人。
2021 年初,韩国媒体对这一现象进行了报道,称如今韩国年轻人之间打招呼的方式变成了 " 你的 MBTI 类型是什么 ",美妆网红、影视大触等出于引流目的,也将 MBTI 加入自己的内容创作中。韩国剧综也闻风而动,制作了网剧《看见你的 MBTI》和综艺《MBTI inside》。
关于中国 MBTI 的走红,原本有爱豆效应说、豆瓣学术说,但在硬糖君看来,韩国 MBTI 热带来的影响不可忽视。一方面,有明星效应加持的 MBTI 很容易吸引中国韩饭,饭圈是追逐新潮事物的前线,韩饭的行为又会影响内娱粉丝。
另一方面,YouTube、ins 上的热门视频,往往也是国内短视频创作者的选题库。部分短视频创作者看到海外 MBTI 的爆红,将其作为选题来源,其他创作者随之效仿,大量的 MBTI 视频席卷而来,形成病毒式传播。
看 MBTI 的走红过程,不难总结出这样的传播链条:民间自发——娱乐行业捕捉需求,爱豆加入——名人效应,影响力扩大——其他文娱产品效仿——形成集群效应——辐射海外。
工业化 VS 匠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