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到了如今,光线宁肯任敏是第二个 Ab,也绝不会允许任敏再成为第二个自由自在的周迅。
离开资本,在跟红顶白的娱乐圈中难安身;捆绑资本,却只能做个被操控的木偶人——这个问题不仅仅属于任敏,无论是 90 花中的春夏、还是 00 花中的文淇都概莫能外。
当初她们凭在文艺片或剧情片中的惊艳表现在业界崭露头角:文淇有《嘉年华》和《血观音》,春夏有《踏雪寻梅》;
她们的起点也都比任敏更辉煌一些:14 岁的文淇拿下了最年轻的金马奖女配,23 岁的春夏则是最年轻的金像奖影后(一说为林碧琪),一夜之间 " 天才少女 " 等赞誉纷至沓来。
坐着火箭成名后,文淇和春夏都选择了投靠业界 TOP 级别的大公司:文淇签约的是天浩盛世,也是后来签下了华为公主姚安娜的公司;春夏则是壹心娱乐的艺人,老板是自己都能送出道的杨天真。
但随着 " 资源 " 上升,一个个灵气小花作为演员的光芒也开始黯淡,甚至是断崖式的坠落。
这几年中春夏最大的动作是拍了郭敬明的《晴雅集》,也积攒下一打豆瓣 5.0,这样的作品再来两部,应该可以从实力派成功转型偶像派了。
去年天浩盛世给文淇拿下了爱奇艺的重点项目《致命愿望》,结果也的确致命——豆瓣开分 4.0,创下了迷雾剧场开播最低分。
站在观众和粉丝的角度是真的想不明白起点颇高的文淇、春夏、任敏为啥要作践自己、接这堆 " 烂饼 "。
但从她们背后的资本的角度,烂片的意义可是明明白白:来钱快。
毕竟仅一部好于 0% 的剧情片、好于 0% 的爱情片的《十年一品温如言》就能帮助光线入账 5 亿多。
靠着《十年》和《异地恋》票房成绩,光线还是今年一季度唯一实现营业收入正增长的电影公司。
当流量的风暴裹挟着任敏、文淇、春夏向前,她们势必不再是自己,而要努力往热搜更高位爬,代表身后的利益集团去收割韭菜抢占市场。
我想任敏们不是没有怀疑,也并非真的感知不到自己的局限性。
但假若自己真的走下生产工业烂片的流水线,是登堂入室,还是沦为废品?对后一种可能的恐惧终究牵制住了她们的步伐,大家的默契一统在了 " 今天不下牌桌就是胜利 "。
于是近几年不难发现,无论谋女郎、冯女郎还是童星、网红,内娱的新一代小花尽管出身有差别,但最终还是殊途同归地卷回了一个赛道:拼人设、争代言、搭流量 ......
看着一张张曾经生动的面孔逐渐变成了千人一面、精致到毛孔的商品,作为观众不是没有遗憾。尤其当我回头看《清平乐》时,更会感觉赵徽柔的命运就像对任敏们的一句谶语——
她们曾经是被命运选中的宠儿,但在大环境下最终还是活成了资本操控下的傀儡。
内娱不配拥有第二个周迅。这或许不是艺术家的时代,就不该期望稚嫩的小花能打过资本,成为时代的艺术家吧。
作者:王通通,毒舌也温柔的 95 后少女,高产又高能的码字打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