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间看到了一档综艺节目的片段,两个“小鲜肉”在台上出演经典电视剧《士兵突击》的片段。
一个顶着一头黄毛,一个脸庞比女生还干净。
啊呀,妈呀。这演的是什么“玩意儿”?
不看还好,一看,恨不能自戳双眼。
两个“小鲜肉”,我也叫不出名字。但看他们的表演,全程就只想到李成儒在某档表演类竞技节目中所说的,那著名的12个字“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
他们全程没有信念感不说。
而且更没生活,根本不知道真正的军人,是什么样的?
于是只好全程尬演。让人看了,感觉太难受了。
最最关键的是,他们气质软踏踏,哪一点像军人?
显然,他们还是更适合演自己。在镜头前“耍帅”,然后引得一帮低龄小迷妹,为他们的颜值“欢呼”。
真正的军人,是什么样的?
说到军人,我们首先想到的一个字,就是“硬”——硬汉、硬气、硬朗、硬骨头。平时训练硬铮铮,上了战场硬碰硬。没有一个是“软塌塌”的,对不对?
纵观过去在银幕上以塑造军人形象著称的男演员,无论是八一厂的王心刚、张勇手、张良,还是长影厂的郭振清、庞学勤,还是北影厂的崔嵬、张平,哪一个不是血气方刚、威风凛凛、英姿勃勃?
可是偏有一些演员,明明气质不“硬”,从外形到气质,都不适合演军人。可他们偏偏不信邪,非要挑战自己,偏要扮演军人。结果,不仅自己“打脸”,而且更遭观众吐槽。
比如我们今天将要说到的这6位男星。
从80年代的“奶油小生”,到如今的“小鲜肉”,全都在其中。
一、刘衍利
刘衍利在《艳阳天》中演的韩小乐,真的演得挺好的。他的形象和气质,也很适合这个角色。他长得眉清目秀,银幕扮相很“减龄”,再加上他戏路质朴,所以在影片中扮演活泼可爱的“小弟弟”之类的角色,毫无违和感,而且显得很阳光。
可是刘衍利偏要尝试演军人。1979年,他从长影厂调入北影厂后,就在群星云集的《大河奔流》中出演了女主角李麦(张瑞芳扮演)的儿子天亮一角,和张金玲演一对夫妻。
张金玲一见到刘衍利就想笑,因为他看上去显得太小了,个头也不高,两个人站在一起,明显不搭。
张金玲倒像个朴实的农村姑娘,可是刘衍利一点也不像是个八路军战士。后来根据剧情需要,他所扮演的天亮,还成了一名军官,那就更不像了。跟张瑞芳、张金玲同框,气场明显弱了许多。
最主要的原因,是刘衍利身上,缺少了一点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该有的威武和“霸气”。他所扮演的天亮,跟个“面团”似的,令人觉得性格不鲜明,人物也不生动。现在大家说到《大河奔流》这部电影,谁还记得天亮这个角色?
后来他还演过两个军人形象,一个是《新兵马强》中的马强,一个是《知音》中的杨夷,都不像,即便穿上军装,也依然体现不出军人该有的威武雄壮。尤其是在《新兵马强》中,我觉得暴露了他所有的弱点,脸圆圆胖胖,身上的肌肉也松垮垮,怎么看都不像一个经过严格训练的小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