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看他的表演,他并不十分适合演喜剧,可却使劲在镜头前强行搞笑,结果不是太过就是太温。倒是演配角的谢园、沈冠初等,比他要好很多。
这之后,我们就很少再在银幕上看到他了。据说在80年代中期,他就淡出了影坛。不知跟戏路太窄,有没有关系。
二、蔡国庆
蔡国庆长得真漂亮,而且唱歌也好听。他凭借独特的台风所演唱的《三百六十五个祝福》、《北京的桥》等,曾经都风靡一时。
然而跟他在中戏的同班同学许亚军比起来,蔡国庆的身上,明显地缺少了一些“硬朗”的东西。他的特点仿佛就是“柔”。这其实也没什么不好,只要找对戏路,依然可以塑造众多角色,像《青春万岁》中的赵尘、《包氏父子》中的青年学生等,就很是神形兼备。
后来学表演出身的蔡国庆主要朝唱歌方面发展了。他显然也看到了自己的表演方面的局限性。好在他嗓音独特,歌声甜润,所以在八九十年代的歌坛,他成了一道靓丽的、独特的风景。
大家都叫他“奶油小生”蔡国庆。我觉得这个“雅号”相比唐国强,更加适合他。
可是蔡国庆也很想挑战自己。不是说我不能演“硬汉”吗?那我偏要演给军人给你们看。于是就有了电视剧《浴血出击》中的陈少卿,一个阴险狠辣的国民党加强团的团长。
从剧中我们看出了蔡国庆的用功。他特别想演出陈少卿的“狠”和“毒”,但无奈气质太“软”,根本撑不起这个角色的人设。与其说他演的是个军人,不如说他演的是穿上军装制服的自己。连说话时的表情和语气,都跟我们常在舞台上的他并无两样。他一笑起来,我以为他马上就要开口唱“我送你三百六十五个祝福……”了。
由此可见,蔡国庆并不适合演军人。但他后来居然还在电视剧《低头不见抬头见》演了个警察。看着真难受。是对自己太过自信了吗?
三、鹿晗
鹿晗也有一张精致的脸。我应该是娱乐圈打造的第一位“小鲜肉”吧?
正因为他的成功,一群比他长得更精致更像女孩的“小鲜肉”应运而生,层出不穷。以至于到最后,遍地都是“阴柔风”。
其实这些“小鲜肉”,好好在舞台上唱歌、跳舞、迎合喜欢他们的粉丝,也挺好的。娱乐大众嘛。但是他们却偏要朝“影视歌三栖”的方向发展。鹿晗在首部电影《重返20岁》中的扮相挺好的,人设也适合他,所以他大获成功。然而后来在《长城》、《我是证人》等电影中的表现,就显得很有些差强人意。
最难让人接受的,是他在科幻电影《上海堡垒》中,出演了一位军人形象。结果遭到了众多影迷的集体吐槽。
偶像明星演电影,有一个难以攻破的问题,那就是不能改变他们在粉丝心目中的固定形象和人设。所以为了维护这一点,他们无论扮演什么角色,都实际上是在出演他们自己。从人物造型,到表演方式,全都不敢“越雷池半步”。这从另外一个方面说,才真正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所以就有了在《上海堡垒》中,那“不伦不类”的军人造型。为了不影响自己的发型,为了不压垮好不容易做出来的蓬松的刘海,他所扮演的江洋,连军帽也不能好好戴。一种“油腻感”,扑面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