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笼络前朝武将年羹尧,皇上让年羹尧的亲妹妹年世兰,以盛宠独步于后宫,但又为了牵制年羹尧的势力,皇上以掺杂了避孕香料的欢宜香,慢慢摧残年氏华妃的生育能力——以此避免前朝武将对后宫皇帝家事传承的入侵。华妃再受宠,都只是一个假象,她的悲剧是注定的,一个生不出孩子的跋扈女人,永远不可能在皇帝的后宫中获得善终。
▲华妃
《甄嬛传》真正残酷的地方,在于它平静而丰满地白描了一个现实:在后宫里,天真的女人们如何被一步步异化,她们成为一个平衡皇权、皇帝对亲密关系的渴求、以及传宗接代的工具。而她们的子宫,则是工具中的工具。
甄嬛便是这样一个最好的样本,她原本是紫禁城中对爱抱有最天真渴望的少女,最后变成了宫斗中踩着她人脊梁上位的胜利者。
当甄嬛在春天的杏花树下,对皇上动了情起了心,《甄嬛传》的悲剧就开始了。而少女甄嬛的这出悲剧,也必将从爱开始,从权力威胁生存,而生存打败爱情而告终。
▲少女甄嬛
甄嬛最开始将皇上当作夫君,称之为四郎," 四郎 " 亦还之以民间新婚的礼仪,为甄嬛营造新婚幻想——其实皇上只是怀念与 " 白月光 " 纯元皇后的往事。
甄嬛傻傻地以为,皇上给她的爱是百分百真实的,天真地以为,可以借助皇上的爱与自身的聪慧,在尔虞我诈的后宫权斗中换来生存空间。——更傻的是,几乎所有得宠的后宫嫔妃都曾以为 " 被爱 " 过。
▲每个得宠的嫔妃都以为获得了皇上的偏爱,而这一切皆是幻象
但这正是矛盾之处。爱是平等、爱是不猜忌、爱是排他的,但皇上的爱是恩宠、是平衡、是不可能集中在任何一名妃嫔身上的。后宫的爱向来是幻像。
当甄嬛第一次迫于生存,在闺中好友沈眉庄被贬之后,将另一名闺蜜安陵容,设计送给皇上开始,甄嬛就走出了 " 跨出爱的幻像 " 的第一步。
▲甄嬛与好友沈眉庄
而生存并不能威胁一个少女的爱,只有爱才能打破爱。真正的破灭到来,是甄嬛被陷害," 误穿纯元故衣 ",与皇帝生出间隙。当甄嬛意识到自己已深陷斗争之中,而自己心中真切的爱,只不过的作为纯元皇后的替身的补偿。" 宛宛类卿 ",如锥心如刺骨,她对爱的信念彻底崩塌。
甄嬛主动离开后宫,带发修行,本想一走了之,命运也开始柳暗花明,甄嬛得以在宫外甘露寺中与正牌果郡王允礼发生一段真正美好而平等的爱情。但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个卷入过权斗的人何以彻底抽身?当家族陷于危难、允礼被误会身故时,还是需要靠甄嬛 " 再入虎口 ",以个人自由换取家族平安。
▲甄嬛带发修行
此时的她已成了 " 钮祜禄 · 甄嬛 ",一个带着 " 复仇 " 任务回宫的妃嫔。
但等待着甄嬛的,是更激烈的斗争。此时 " 华妃派 " 已倒,皇后独大,而 " 滴血认亲 "" 眉庄难产而死 "" 果郡王被赐毒酒 " 等一系列变故,少女甄嬛已经完全 " 黑化 ",一手促成了皇后的倒台和皇上的暴毙。
▲甄嬛黑化
甄嬛最终坐上了那把高椅,得到了权力。但她想留住的至亲至爱却都已经离去。她成为了最初自己讨厌的人。《甄嬛传》最后一幕,当甄嬛安坐于太后的宫殿中时,陪伴在她身边的,仅有瑾汐一人。
她才 26 岁,是后宫最有权力的女人,却了无一丝生机。
" 从进宫前的‘又美又纯’到入宫后的‘又狠又辣’ "" 把一样美好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是郑晓龙对《甄嬛传》的创作哲学。而甄嬛身不由己的一生,只是封建皇权社会一部女性悲剧的虚拟注脚,一丝遥远的哀叹。
后宫的女性
甄嬛的悲剧,是历朝历代无数后宫女子命运的缩影。
流潋紫曾说过,古代帝王将相身后的女人,只是一群寂寞而暗淡的影子,惟有一个冷冰冰的姓氏或封号。后宫女性的隐秘的一生,成为了流潋紫书写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