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传》剧照
流潋紫曾称,《甄嬛传》是向《红楼梦》的致敬之作。同样的主题,但《甄嬛传》的人物张力与批判力度显然无法与经典比肩。甄嬛有林黛玉的聪慧、薛宝钗的圆滑、贾惜春的隐忍,但终不及林黛玉以生命去抵抗那套吃人的伦常与制度的高风亮节。
甄嬛作为嫡出长女,天资聪慧,她已是既得利益者。虽作为后宫争斗的受害者,但她最多只是一开始逃避,身不由己后,她并没有作出反思与抗争,并无把矛头指向封建,而是顺从后宫的丛林法则,走上害人的道路,获得权力后继续巩固着这套 " 吃人 " 的制度。
▲《甄嬛传》
在甄嬛稳坐太后的高位上时,她提醒新任皇帝要张罗新一届选秀。甄嬛为又一批女性打开了宫斗牢笼的城门。
封建制度下的女性正是在此循环反复中上演着命运的悲剧。
将《甄嬛传》看作是当代职场生存的古代版,爱好 " 大女主剧 " 一路开挂的 " 爽模式 " 的人,终将难在《甄嬛传》大结局中看到人生的幸福。
▲《甄嬛传》剧照
而在更大的局限性下,展现更深刻的人性的复杂,是《甄嬛传》作为剧作的特别之处。这也似乎可以解释,为何 2011 年三部清宫剧争奇斗艳,最终是《甄嬛传》脱颖而出。
《步步惊心》是一出悲剧,展现了马尔泰 · 若曦的现代灵魂在封建制度下的冲撞、敲打与消解,它是纯爱的,穿越的,虽虐心,内核却相对简单,没那么纠结。
▲马尔泰 · 若曦
小燕子具有一定自由、解放思想的痕迹,《新还珠格格》讲述的是以小燕子为代表的平民阶层向封建皇权的顶撞、冲击的喜剧。它仍旧是更天马行空、经不起细推敲的。
▲《新还珠格格》剧照
相较之下,《甄嬛传》中个体与环境的矛盾看似最小,抗争痕迹也最淡,她无力更无心去改变大环境,由此选择了更深刻的 " 改变自己 ",在此基础上利用一切手段,实现自我利益最大化。
这种小生活内的权谋深度刻画,或许暗合了当代人倦怠、无力改变环境、只求保全自我的心理,也折射了过往十年内地荧屏的新动向:琼瑶剧和穿越剧难以再博观众欢心,一路开挂的 " 大女主剧 " 才是时代新秀。
《甄嬛传》之后," 大女主剧 " 成风。过去 11 年间,有郑晓龙执导、孙俪主演了《芈月传》、流潋紫另一小说改编而成的《如懿传》也面世了,还有《延禧宫略》《上阳赋》等。这些剧作无一不遵循着与《甄嬛传》相似的剧情走向:大女主得到了天下权势男子之爱,最后攀上权力巅峰。
▲《芈月传》剧照
但正如豆瓣热评第一所说:如今后宫剧泛滥,但 " 甄嬛 " 一出,谁与争锋。《甄嬛传》制作的考究、精美与到位,它所拉开的后宫人性的图景,是后来者难以匹敌的。
只是,当下的《甄嬛传》再也不是当年的《甄嬛传》,经过 11 年的观众们一轮又一轮的 " 甄学 " 解读,对其中各个小人物的行为解读、心意猜测甚至立下小传番外,《甄嬛传》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远超原作的甄嬛传大体系。
在新的解读下,原本是单一的负面角色,有了站得住脚的动机与丰富的内心世界。
观众不再一味咒骂背叛甄嬛的安陵容,而是体会她出身的自卑、性格里的隐忍与骨子里的刚烈。
华妃不再只是可恨之人,她也有可怜之处,身处朝廷与宫闱的夹缝之间,但依旧保留着对爱情的天真。
《甄嬛传》不再是只为 " 甄嬛 " 而立传,而是由原作和粉丝们共同谱写的一幅封建后宫女子的众生相。
这是凭借着一部 " 大女主 " 的作品,女性进一步自我觉醒与解放的结果,也是时代的向前一步。
▲《甄嬛传》剧照
在这 11 年间,全球的女性意识正在快速觉醒中,越来越多女性声音伴随着商业社会的讨好和扭曲,分流到世界上不同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