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卓琳调到了129师师部秘书科工作,工作上的接触使得两人的感情更加浓厚,据当时的一位老同志回忆,每当卓琳要洗头的时候,邓小平就拿着茶缸为卓琳冲洗头发,邓小平也在尽力表示一名丈夫对妻子的疼爱。
邓小平作为党和军队的高级领导人,自我要求严格,对家人更是如此。
据小女儿邓榕回忆,生活中的邓小平是非常照顾妈妈的,但是对于妈妈要求也非常严格,从来不会对他说工作上的事情,也不会向妈妈讲自己的经历。
其实在结婚之初,两人不仅要面对动荡的战争环境,还要在性格上磨合。
以往两个人的性格差异比较大,邓小平的性格是不爱说话,卓琳比较活泼也爱说话,所以也就会造成两人沟通上的障碍。
![](http://imgq8.q578.com/ef/0527/99939ab611f16a0e.jpg)
邓小平和卓琳
但对此,邓小平有着自己的解决办法,他对卓琳说道:“我不能随便跟人说话,说错了,对你的影响不好,所以我只有跟你说了,把我的想法说出来,你一定要听下去。如果我说错了,你可以批评我,我来改。”
随后他继续说道,我这个人就是这样,你愿意说话你就随便说,我有意见我就提,没有意见就这么算了。就这样,两个不同性格的人构筑起了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1946年,国内战争打响,为了保护家属,邓小平决定把卓琳和孩子留在后方,但卓琳却不干,她坚定地说道:“这次我一定要跟着你去,我是共产党员,你砍我的头我都得跟着你去。”
从那以后,不管如何,卓琳和邓小平始终再未分开。
新中国成立之后,邓小平的工作更加繁忙了,家中孩子们的生活和教育也都由卓琳打理。而卓琳不仅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把五个孩子都教育得非常好,皆有所成。
![](http://imgq8.q578.com/ef/0527/0157be098515cf48.jpg)
邓小平和卓琳
1956年,邓小平成为中共中央总书记,成为党中央领导人,之后的十年间是邓小平最为忙碌的时候,为了帮助丈夫,卓琳默默承担起了秘书的责任,一直都在家中帮助邓小平处理文件,而这也是邓小平的愿望。
在做秘书的那段时期,也是卓琳最忙的时候,经常会忙碌到深夜,尽管如此,卓琳没有丝毫怨言,一边协助着邓小平的工作,一边将家里打理得井井有条。
在那些动荡的岁月,卓琳始终陪伴在他身边,家庭的温暖和妻子的陪伴也令邓小平在那些风云变幻的岁月中更加从容淡定。
1977年,邓小平再次成为了党和国家的领导人,而卓琳也再一次陪伴丈夫见证了这一切,这对风雨共沐,同甘共苦的夫妻终于等到了这来之不易的幸福。
多年以来,两人的风雨同舟,邓小平晚年时,似乎对妻子更加依赖。
晚年的他患上了帕金森症,表达能力和行动都有些困难。有那么一次,邓小平坐在沙发上突然说要找卓琳,当卓琳来到他的面前的时候,邓小平像个小孩子一样紧紧地握着她的手不肯松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