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艺伟14岁从影,在《她从雾中来》中惊鸿一瞥,却呈现了自然流畅的表演。18岁那年她顺利考入长影厂成为专业演员,陆续出演了《流泪的红蜡烛》、《神奇的土地》、《末代皇后》、《咱们的退伍兵》、《贞女》、《努尔哈赤》、《女兵圆舞曲》等影视剧,塑造了各种不同的人物形象,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
1988年她受邀出演电影版《红楼梦》时,她已经24岁了,在年龄上与张莉相比,并不占优势。而且她虽然也长得美,但这种“美”,却与“宝姐姐”的“容貌丰美,脸若银盆”有所不同,而是更接近80年代的美女标准,大眼瘦脸,身材苗条。
所以在看过87版张莉演的“薛宝钗”之后,很多人对傅艺伟的扮相,第一个感觉,就是“不像”。因为“不像”,所以“心生排斥”。
但实际上傅艺伟除了面庞不够“圆润”之外,人物造型还是过关的。大家闺秀的既视感,也是呼之欲出。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她出场时的那个眼神?她通过一个眼神的变化,就将薛宝钗外表敦厚但内在机敏并洞察一切的特点,都给表现了出来。
表演有层次,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成熟演员的功力。
而且傅艺伟显然对“薛宝钗”这个人物有更深刻的理解。她既没有刻意去体现“宝姐姐”的端庄贤淑,也没有特意强调她的工于心计,而是通过自然得体的言语和行动,通过藏愚守拙的方式,将这一切都体现得淋漓尽致。
而这恰恰就是薛宝钗的精妙所在。
相比87版电视剧《红楼梦》,89电影版中的演员们的表演,普遍都更加生活化。傅艺伟也一样。
在电视剧版的“宝黛钗初会”和“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两场重场戏中,张莉的表演其实一直都是“端”着的,以体现“宝钗”的端庄大方。然而傅艺伟的表演却非常自然。导演也没有特意用很多特写镜头来体现人物的内心活动,但傅艺伟的一举一动,却无不在规定情景中。
另外,她的表演还很细腻,无论是听到仆人们赞宝钗“又展样,又大方”时,她面不改色但嘴角所展露的浅浅一笑,还是好心劝说宝玉却偏遭冷落时,她眼底不经意划过的失落,都被她演绎得恰到好处。
所以和张莉相比,傅艺伟版的“薛宝钗”,其实是更耐看的,更显得“色艺俱佳”。她通过专业化的表演,通过多层次的表现手法,为我们呈现了一个更加立体、丰满的艺术形象。
只可惜她因为外形“不像”,再加上她眼神有些“凶巴巴”,所以导致她所扮演的薛宝钗显得精明有余,而浑厚不足。
此后她又呈现了《封神榜》中的妲己、《婆婆媳妇小姑》中的小姑、《绝色双娇》中的张太后、《天涯明月刀》中的南宫协、《新京华烟云》中的桂姨娘、《婆媳的战国时代》中的刘姗姗等影视人物形象。不同的人物,不同的性格,不同的身份,不同的扮相,她都演绎得游刃有余。
相比张莉来说,她无疑更会“演戏”,更加具有塑造角色的能力,是位好演员。只可惜2016年因为众所周知的事件,使她断送了自己的演艺前程,也算是她人生最大的遗憾。不然,我相信她会在更多影视剧中有精彩的表现。
所以说,作为一个演员,外形长得怎么样很重要,演技好不好也很重要。但最重要的,还是品德、修养和自律性。尤其对于一个明星来说,这最后一点,往往更为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