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大家被这些泡沫折磨得苦不堪言,到处投诉无果,各个部门互相踢皮球。
结果还是安仔有本事,一个电话,高官亲临街市处理。
从此店家们有点好东西都会先给他,买东西不光便宜还经常会收到赠品。
安仔在元朗地区的口碑飙升。
除了这些丰功伟绩,安仔老汉事事关心,样样投诉,这已经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违规停车,投诉!
不建围栏,投诉!
超载、违泊、燃放烟花爆竹 …… 投诉!投诉!
他还有个小本本,上面全是多位高官电话,只要提他名字都能直接走 " 绿色投诉通道 "。
嗯,是个民间英雄啊。
但是吧,投诉事迹讲着讲着,Sir 开始有些不安。
他手里还有一本 " 诉簿 ",记录曾投诉过的案例,连鸡毛蒜皮的都写上。
其中一个:
安仔坐巴士,一上车就被骂,这还得了?
立马打 999 截停它!
诶,等等。
那本 " 诉簿 " 真的不是 " 记仇本 " 吗?
别急,咱的疑问,节目主持方东昇也问出来了(非常小心翼翼)。
老汉急了:
假如你方东昇跟我有仇,你开车经过我就记下来
不是,我不是这样
不认识的车违规我照样投诉
虽然说是这样说,但在早年的采访里,年轻的安仔可是亲口承认过自己投诉就是想让别人害怕
或许是因为投诉出名了,很多高官和政府工作人员都忌惮(也可能是被他烦的)。
安仔平时生病发烧都是打电话叫救护车来接。
不接?投诉!
有次他要打疫苗,但救护站没有派救护车来,安仔一个电话就拨到了救护总长。
呵呵,平民英雄?
明明刁民一个啊!
到底哪个才是真实的安仔?
这时节目组才缓缓说出那句标志性的金句:
不慌。
停一停,想一想。
02
孤独的小孩
说说安仔出名的原因。
除了投诉,还因为他的" 怪 "。
明明住贫民区,安仔却任何时候都在打领带、穿皮鞋,连做饭都得从头精致到脚。
和表面精致相反,安仔却在金钱上一厘一毫都斤斤计较。
买东西会一囤一大堆。
面粉,一次买 50 磅。
肥皂,码十几块放家里。
为啥?
多买划算啊!便宜包送货,还能避免商家散卖的时候缺斤少两。
至于能不能吃完,安仔不在乎:
发霉是我的问题
方东昇时隔 30 年回访安仔,他搬到了哥哥的村屋,收藏空间大一倍,囤货力度再升级。
收音机,60 台!
录音机,几百盒!
十台冰箱里面藏满宝贝,包括八盒花旗参、四斤鲍鱼、20 包螺头外加两箱陈皮、五斤鱼翅 …… 进货量堪比海味铺。
为了省小钱而花大钱囤货,到底是赚是亏?
你不能只从世俗意义上衡量安仔的行为。
囤货,囤的更是安全感。
他喜欢听录音带,害怕以后没得买,就买上几百盒;买食物,也是怕日后没得吃。
世界不断变化,安仔的认知很难赶上 ,就用囤货的方式去 " 守旧 "。
80 年代拍摄时,安仔在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