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嘉画山水成扇(故宫博物院藏)
明清两朝均有端午赐扇的传统,一来联络君臣感情,二来在五月这一“恶月”以“善(扇)扬仁义之风”,寓意吉祥、清正。
在此之前,唐代的皇帝要在端午节这天赐给大臣宫衣,代表皇帝对臣子的关爱。杜甫就曾经得到一件宫衣,专门写诗《端午日赐衣》,歌颂皇恩浩荡。这首诗不仅描述了衣服的轻盈凉爽,杜甫因得到赏识而觉得荣幸,专程为皇帝写了一封感谢信,“意内称长短,终身荷圣情”,希望终身报答皇上的盛情。
提起历朝历代皇帝在端午节这天的赏赐,就不得不提乾隆皇帝大摆粽子宴的趣事。据乾隆十八年(1753年)《节次照常膳底档》记载,五月初一日至初五,乾隆皇帝的膳桌上一共摆了1000多个粽子,史称“粽席”,设宴邀请满朝文武大臣一同庆祝。
热衷写诗的乾隆皇帝,当然要在端午节这天赋诗,他评价皇宫的粽子风味独特,“粽席蒲觞苓令辰,天中景物一番新”。为了让端午节更加热闹,乾隆还推广了射粽子的游戏,“亲教宫娥群角黍,金盘射得许先尝”,想吃什么馅儿的粽子,宫人可以拿起小角弓射箭,射中了就可以先行品尝。
原标题:古人如何过端午?武则天配制美容方,乾隆大摆粽子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