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李克勤,尴尬地享有个第五天王的名头,给四位作衬,屡屡被压制。
谭校长这一句话,不仅没成一段佳话,反而还差点成了笑话。
李克勤的不遇,不是没被人赏识,而是被压制,当时的观众看不到他。
红运在他身上,总是很缺乏。
他走的不是奇巧的、一碰就火的路子,而是一步一个脚印熬过来的。
多年后,四位的风头过去。
02 年,李克勤终于获得最受欢迎男歌手,却也已经磋磨了将近十年。
在我看来,红或不红,有多红,确由观众说了算。
但,红不红对一个人来说是否重要,则取决于自己的态度。
与李克勤并称 " 宝丽金双子星 " 的黄凯芹,前期与李克勤经历类似,也与公司闹过不和。
两人前后脚进公司,与宝丽金合约到期后,黄凯芹辗转几家唱片公司,发了几张专辑,后因与经纪人观念不和,去了加拿大。
多年后,两人在节目中再聚,李克勤说,很羡慕黄凯芹的潇洒,在加拿大过得惬意,不时还可以回来开演唱会、出唱片。
黄凯芹回道,是因为离开乐坛后心态变了,不太积极,比较懒散,喜欢躲在洞里写歌。
李克勤转而鼓励对方多出来,说,这么好听的声音躲在洞里太可惜。
从他对黄凯芹的劝慰,其实不难看出李克勤的态度。
不像黄凯芹事业心不重,乐得自在,李克勤心里是有一股拼劲在的,不愿躲在洞里。
当两人都面临公司纠纷、迎上四大天王这股浪潮时,一人选择隐,一人选择争。
黄凯芹心态如此,没有不甘,态度也淡然。
可,李克勤是有不甘的——
但是,为什么我每一年都要排第五呢
我曾经想了很久
好像我唱歌又不够那个唱得好
跳舞又不够那两个帅
我(出)唱片又飞去美国录音
演唱会也开了两次
好像没什么很大的突破的样子
于李克勤来说,前期他其实始终都陷在四大天王的局里,有不忿在,给自己排解安慰,言语中全是一股不放弃的劲头。
这股劲头放在当时,有些吃力不讨好。
一个比四个,难度很大。
不比的话,成为其中之一呢。
很多人疑惑,论唱歌水平,李克勤的歌唱技术明明可与张学友一较高下,比郭富城、黎明等都强,可为什么李克勤不是四大?
部分说法是,当时四大出来之前,李克勤风头最盛,也年轻气盛,容易得罪人。
这可能是原因之一。
然而,更主要的原因是:
四大天王很像依法炮制谭张争霸,都是一种资本运作的商业模式,只不过前者是造星策略,后者是两方争斗,同台打擂当然打的一个技能。
四个人的比拼组合却不一样,不是一对一打擂,必定要有差异。
而李克勤与张学友类型上其实十分相似,不帅,也不走偶像路线。
且,张学友当时劲头更足。
自 85 年开始,几乎年年获十大劲歌金曲奖,金像奖也多次提名。
加入没有胜算的话,一人比四人,怎么比?
标准答案是,要么偏科,一门优秀到极致,如梁朝伟;
要么全能,所有都比他们优秀,如张国荣。
看起来很难,毕竟这两个都是老天爷喂饭吃的类型。
放在李克勤身上,这类比拼难度倒在其次。他的问题是在于,劲没有使在点上。
为什么这么说?
他本人给自己的定位一直都是歌手,走实力派唱歌路线。
唱歌上,长板对长板,互相胶着。
唱歌之外呢?
看回四大天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