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手出身往多栖发展的路子上走,是香港乐坛的传统。
张学友在唱歌之外,还搭着巨星、大导演电影,虚心提升演技。
另外几位。
媒体一直在营造刘德华与梁朝伟在演技上死磕不提,郭富城这类一开始被嘲演技上没天赋的,也都在卯足劲钻研演技。
遥想当年,飘的高中班主任在课上念了一篇写郭的报纸文章,文里细数郭天王几条风流事迹,又刻画歌唱、演技上下的功夫。
班主任的核心目的当然不是讲天王八卦,而是教导我们用心学习——连渣男都这么努力,你们怎么能不努力。
反观李克勤。
做了很多,想法也没错,却都没有落在点上。
出于喜爱的目的,主持世界杯。
可球迷的主要目的是看球,与他的个人魅力无关,做不到吸粉引流。
出演带人气的影视作品,吸引听歌之外的路人呢?
他演戏的主要目的是唱主题曲,演戏反而放在次位。
在综艺里露面逗乐,求热度。
综艺多是人带综艺,过多消耗反而愈发走偏。
甚至,tvb 的一贯的 " 人尽其用 " 大法。
综艺明星玩杂技、把人当猴耍的事也干了不少。
这 是 在 干 什 么
这也不是说,去演戏一定有好成绩,而是,各自路线比较之下,这条路其实更吃力不讨好。
如此一来,其实没胜算。
另外四位哪怕个别演技不出彩,也有质量不俗的影视代表作,留在荧幕上或多或少存有记忆点,李克勤这方面让人经久回味的作品却几乎为零。
拿努力来说,其实大家都是平齐的,毕竟港人均皆刻苦。
努力均有,方向不一样,便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李克勤其实一直在犯方向上的错误。
因为方向偏颇,导致受欢迎作品与自身发展错位,错过时代发展节奏。
到星光唱片后,宝丽金时期的作品反而越来越受欢迎。
之后克勤就去了星光唱片
你自己会不会觉得星光唱片刚开始还行
但之后的歌没有宝丽金那么受欢迎
这种错位,看似与运气有关,实则与他自身气质有关。
无论是,前期被四大压制时,煎熬的心态,还是,劝慰黄凯芹不藏着,到内地来发展,心态都十分积极正向。
他说,排解负面情绪的方式是唱《红日》,给自己激励。
同时,也给粉丝激励。
李克勤的气质底色太积极阳光,少消极阴郁,尤其适合唱给人勉励的歌曲。
他许多耳熟能详代表作,也都是励志,铿锵有力,节奏感强的。
而星光时期缠绵悱恻的苦情歌,与他的个性则格格不入,所以不受欢迎。
也正是因为他太正向,正向到不孤僻,所以少灵气,一股莽劲常常使错方向,从而屡屡错过时代——
苦情歌时期,没有火的契机;千禧年后,时代风格改变。
02 年李克勤获奖,第一排安稳坐着的,不正是到现在还在被网友求出歌、出场的周杰伦、陈奕迅?
陈奕迅世界巡回演唱会场次
这一阶段,造星的大浪潮过去,缠绵的苦情歌时代也过去,小而微的风格占据主流,港乐里透出的心境,往人性幽微处走。
可他的正向心态,却是需要剔除颓丧、痛苦等情绪的,正如他心情不佳时唱《红日》一样,他的积极是通过过滤掉消极得来的,这便造成了一个致命点,缺少痛楚、消极等情感。
不是说正向心态不好,而是,歌曲核心是感情表达。
对于一个歌手而言,歌曲中万般感情,都需要歌手表达出来,这些感情不仅仅只有积极、热烈、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