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们可能不知道怎么离开,但应该知道从何而来。"
这句话出自豆瓣 9.4 分的纪录片《生门》,目前已经有 3.8 万人参与评价。
对于每一位妈妈来说,孕育生命是用自己的健康和生命进行一场战斗,凶险又充满考验。
一切生命,生之所往,终有来处。
夏锦菊:拿命拼的生育机器
33 岁的夏锦菊自己也没想到,自己生第三胎时险些丧命。
她在孕 26 周的时候就已经住院保胎了,整整躺了一个多月,因为此次怀孕的胎盘长在了上一次剖腹产手术的切口上面,属于凶险性前置胎盘。
直到孕 32 周,医生考虑到夏锦菊的身体状况,给她安排了剖腹产手术。
在这之前,夏锦菊已经生了两个女儿,都是剖宫产,为了给丈夫家能生个儿子出来,延续香火,她义无反顾地继续受孕,尽管第三胎的情况异常凶险。
在进入手术室之前,夏锦菊望着年迈的父亲,一脸笑容地和父亲有说有笑,还云淡风轻地表示 " 又不是第一次生 "。
庆幸的是孩子出生较为顺利,李家福医生用了十几秒就将孩子取出。
但意外还是发生了,就在医生和护士们都以为夏锦菊平安时,她却开始大出血,当务之急需要切除子宫,才能度过生命危险。
可夏锦菊含着泪,一直恳求医生,因为自己才 33 岁,还想继续生,不想过早失去生育能力。
生死抉择的时刻,她首先想的还是自己能不能继续生孩子。
手术室外,夏锦菊的婆婆更关心那个刚出生的孩子是男是女。
当听到第三胎是儿子后,随即喜笑颜开,仿佛手术室里的那个女人和自己无关。
另一边,夏锦菊的父亲眼看女儿生命危在旦夕,此刻的老父亲,只希望女儿能平安出来。
虽然家属同意切除子宫,但是因为夏锦菊请求不要这样做,医生只能拼尽全力地去保住她的子宫。
可情况愈发糟糕起来,很快因为出血过多,夏锦菊的心脏停止了跳动。
医生不断用纱布堵着出血口,最后麻醉科主任不得不拿除颤仪,推注抢救药物,以最快速度紧急输血,李主任则进行心脏复苏。
夏锦菊终于恢复了心跳,但很快心脏第二次停止了跳动。
医生感到情况不容乐观,便下了病危通知书,夏锦菊父亲失声痛哭起来。
一道手术室的门,门外是新生,门内是死亡。
还好夏锦菊命大,和死神搏斗一番后,被医生从鬼门关里拉了回来。
整个手术期间,她一共失血 1 万 3 千毫升,相当于全身的血液换了 4 遍,为了生下孩子,她甚至不顾及自己的生命,还想继续生下去。
可自始至终,夏锦菊的老公都没有陪在身边,为了自己在广州的生意,将媳妇和母亲留在老家,直到亲友打电话告诉他事态严重了,他才着急往回赶。
此时脱离了危险的夏锦菊,先是面无表情,然后露出淡淡笑容,随即平静地看着亲人。
那是一种不被疼爱的预感,一种掩不住的悲凉。
陈小凤:将生死交付给命运的悲惨女人
这是一对来自河南农村的贫困夫妻。
丈夫名叫郑清明,他出生于偏僻的农村,家徒四壁,好不容易 40 多岁才找了一个从云南被拐的女孩做老婆,并怀上了双胞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