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女孩患有糖尿病,生孩子存在巨大的风险,但她还是选择铤而走险。
郑清明让她冒领了自己侄女陈小凤的名字,仅仅是为了有一点医疗保险可以享受,然后夫妻俩住院了。
郑清明带着 5000 块钱走进中南医院,可产科主任李家福说,你起码得准备 5 万块才能救她们 3 条人命,否则就要调整期望值,并且还需要考虑保大人还是保小孩。
可郑清明直接表示自己没有钱,就这五千块还是找人借来的,5 万元就像个天文数字,能要了他的命。
郑清明想到自己虽然有后了,可能否养活也是个难事,况且村里的亲戚朋友都是穷人,谁又能有这么多钱。
一米八高的大男人,啪嗒啪嗒的泪珠直流,他完全不知如何是好,一夜之间,白发也多了起来。
他想卖肾,却不被允许,最后同房的病友家属给他出主意,让他回农村抵押房子贷款,于是他委托了他哥哥回去帮忙办理,但因为他各种条件都不符合,所以都以失败告终。
最后他的哥哥在村里不停奔波,跑了几十家,几百、几千块,还有好心的人家拿出了给孩子结婚的钱,而村民们也尽力帮忙,终于勉强凑够了手术费。
郑清明觉得自己养不活她们娘俩了,他和哥哥商量等孩子出生,把孩子送给有经济能力的人去抚养。
看到陷入绝境的郑清明,根据陈小凤的情况,医院制定了一个最佳方案,尽量延后剖腹产的时间,以提高孩子的健康状况,减少后继费用。
可天不遂人愿,某天夜里,陈小凤突然大出血,需要立刻手术,好在孩子平安降临。
问题又来了,孩子刚满 29 周,生出来会是早产儿,需要后续治疗,又是一笔高昂的费用,对于这个贫寒的家庭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
负债累累的丈夫,一瞬间仿佛老了十岁。
对于医生来说,陈小凤是奇迹,稍有差池,她就可能从手术台上下不来。
全程孩子的母亲陈小凤吃喝拉撒全在床上,上厕所靠一根导尿管,她的表情麻木又压抑,侧过头去,默默流泪。
当家人谈论着如何筹医药费时,把女儿送人时,她的沉默和无助令人心疼,也许她早已习惯了生活的艰辛,把生死交付命运。
因为穷,如何支付孩子成长过程中所需的费用,或许是他们最大的难题。
因为穷,他们渴求生命中片刻的柔软和懦弱。
李双双:无生育自由的失语女性
这是《生门》中最悲惨的一个故事。
李双双 34 岁,是一名高龄产妇,在怀孕 28 周时,被查出患有 " 妊娠高血压 ",孩子的发育受到影响,医生由此推断孩子的发育有些迟缓,存在 " 脑瘫 " 的可能。
丈夫和她的公婆听到这个消息,决定让已经怀孕三十几周的双双,来到市中心医院引产。
市医院的主任医师在为李双双检查后,发现 B 超上孩子不存在明显的畸形,于是就劝说李双双的丈夫先做剖腹产将孩子生下来,通过核磁共振进一步的判断,万一有问题再选择放弃。
但李双双的丈夫却不同意,铁了心要将孩子打掉。
在他的角度来看,他担心 " 人财两空 ",钱花了,孩子没有救回来,他更担心孩子长大后智力不健全,自己的人生会被拖累,所以试一试也不愿意。
李双双的婆婆也来产房发表了一番 " 优生优育 " 理论,表示支持将孩子打掉,全然不顾孩子 30 周了,孕妇引产对身体的伤害。
最后医生提到李双双的身体有问题,如果这个孩子保不住的话,以后生育会更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