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 1948 年秋,在从北平转移到解放区的路上,为了安全起见,组织上临时要求改名字,他就把王润森改为蓝天野,并一直沿用至今。
" 那时我们和工人朋友很亲密 "
几年前,《环球人物》记者曾到蓝天野家中拜访这位老艺术家。
当时,他住在北京北五环的一片老住宅区里,生活上和普通人没有什么区别。对于上世纪 80 年代的很多事情,他已经不大记得清确切时间,但说到北京人艺成立前后的件件往事,时间、地点、情景他却历历在目。
" 我最初演话剧是从玩票开始的。" 蓝天野对记者说。1944 年,蓝天野刚从辅仁附中考入北平艺专油画系,就被同学苏民拉去演戏。
" 当时每一所大学、中学都有剧团,剧团骨干就是学生运动的骨干。不过北京的戏剧环境当时并不太好,学生话剧水平不高。我参加了两三个戏剧团体,其中包括焦菊隐先生的北平艺术馆话剧部。"
·焦菊隐。
1947 年,焦菊隐导演的《夜店》轰动一时,让蓝天野大开眼界。
" 这是与焦先生的第一次合作,觉得原来戏还可以这么排。他是真正的艺术大家,想法很大,但在当时的条件下很难实现,起码钱就很难筹到,排戏只赔不赚。"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专业话剧团体才开始有了长足发展。当时的北京人民文工团囊括了各个门类的艺术:歌剧队、舞剧队、话剧队 ……
1952 年,时任国家副主席刘少奇提出艺术团体要专业化,于是北京人民文工团的话剧队与中央戏剧学院话剧团合并,这才有了北京人艺,曹禺为院长,焦菊隐任总导演兼艺术委员会主任,蓝天野是首批主要演员之一。
·曹禺。
蓝天野回忆,人艺建院的第一件事不是排戏,而是全院分成四个大组下乡下厂,他去的是琉璃河水泥厂,最少要干半年。
" 里面有一个烧成车间。烧制水泥时,水泥容易结在炉壁上,越结越多就影响生产,必须打掉。如果等高温冷却下来再打,就要花很长时间,所以只能在高温时进去打。我们要穿石棉服,用棉被泡湿了全身裹上,穿石棉鞋进去,用钢钎打,打一分钟出来再换人,就那一会儿工夫出来棉被都干了。"
下班以后,总有工人来找演员聊天,有时还一起踢足球。" 我偶尔有事回北京,回厂的时候就坐夜班火车,深夜一点左右到,每次总有几个工人朋友在车站接我,然后找个小饭馆吃夜宵,亲密得很。这就是一个戏剧理念:戏从生活中来。"
·1964 年,蓝天野去京郊房山岗上村大队体验生活。
1953 年复排《龙须沟》时,焦菊隐对演员提了不少要求,最重要的一个就是体验生活,所有演员都被要求到龙须沟生活两个月,写观察日记,写完要给焦菊隐看,他在上面写评语。
"1958 年,焦菊隐导演《茶馆》,那时候人艺实行的是角色申请制度,剧本定下来,演员看过后自己对哪个角色有意愿就写个书面申请,里面要有自己对角色的认识、打算怎么诠释之类的内容,我的‘秦二爷’就是这么得来的。" 蓝天野说。
除了秦二爷,蓝天野还先后饰演了《北京人》里的曾文清、《蔡文姬》里的董祀、《王昭君》里的呼韩邪单于等重要角色。
在他看来,北京人艺建院初期并无所谓风格。" 当时大家都在摸索,风格不用说建立,先是要统一。" 因为演员从四面八方来,各种表演方式都有,后来在不断的艺术实践中才慢慢形成。
" 北京人艺的风格不是凝固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否则就死了。如果非要给人艺总结风格,或许有 3 句话能大体概括:一、深刻的内心体验;二、深厚的生活基础;三、鲜明的人物形象。这是焦菊隐先生概括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