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滤镜,绵延几时
上联:电影圈努力十数载,只得烂片几部,幸好没人在意。下联:小荧幕仅靠四部剧,滤镜固若金汤,归来仍是天仙。横批:谁敢炮轰仙女演技?!要不是《花木兰》彻底伤了天仙的心,《梦华录》又如何迎来古偶的文艺复兴。
刘亦菲在电影圈闯得累了倦了,到了电视圈依旧有路人粉夹道欢迎。仿佛看电视剧的人从来就是不看电影的,不然之前怎么不去支持下票房?其潜在的评价体系也是分裂的,那就是演电影的刘亦菲,跟演电视剧的刘亦菲,根本不是一个人。
当我们追溯刘亦菲获得《花木兰》这一角色的国内外报道时,就能发现这套体系的乖谬之处。外媒对于刘亦菲当选所表现出的口吻,并不似国内观众一跃而起的那种兴奋,而是以一种更客观的态度分析迪士尼的 " 慧眼识珠 "。会武术英语流利,又有表演经验和明星素养的东方面孔,刘亦菲当选显然不是因为迪士尼看了《神雕》,觉得她够仙。
回到《梦华录》,在天仙回归的欣喜之余我们仍然要 " 不合时宜 " 地指出她演得捉襟见肘之处。在被陈晓羞辱曾是贱籍时,刘亦菲的表情叫你分不清她是真的受挫了,还是想抄起家伙给对方以一个大比兜。她的台词,也经常有气无力,颇有陈坤的神韵。就那句反反复复的 " 他可是活阎罗 ",这是怕呢撒娇呢还是又爱又恨,语气里的情绪倾向相当含混。
刘亦菲的演技绝对是能区别喜怒哀乐的,但也不是能被提出来特殊夸奖的水平。什么时候会情绪转换就是好演技的标准了?她会面带哀怨地诅咒渣男欧阳旭 " 一辈子官运艰难 ",也会在顾千帆告诉她 " 原来我的死穴是你 " 时,露出莞尔笑意。但就她勾引周舍那段来说,显然活泼有余而风情不足嘛。很难想象情场老手,会被她这大开大合的示爱弄迷糊。
作为一部正儿八经的《东京女子图鉴》,《梦华录》里的刘亦菲、柳岩、林允呈现了三个层次的演技。林允是最木的,哪有江南第一琵琶名手的样子?刘亦菲和柳岩稍好,但有时候明显感觉刘亦菲接不住柳岩的戏,而林允接不住柳岩和刘亦菲。倒不是柳岩演得多出神入化,而是刘亦菲对角色的把控还是不够落地,缺几分灵气。
那些灵气,早年的刘亦菲不需要去找,因为老天已经写在她脸蛋儿上了。而如今回归电视剧,则由粉丝们带着天仙滤镜帮她找。时隔十六年再战小荧幕,夫复何求?有美人如此,加以 CP 之妙,足可遮掩剧集本身的平庸之处。
《梦华录》缘起元杂剧《赵盼儿风月救风尘》。而如今剧圈正在上演的,或许是一出《刘天仙颜值救古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