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烧烤店打人视频的时候,我们每个小伙伴都生气到说不出话,伴随愤怒的,还有恐惧和难过。
1
事件之所以在网上迅速发酵,很大程度上是施暴者的行为极大地威胁了人们的安全感。
录像中,当室内的流氓与女子发生冲突,他的同伙冲进来不问青红皂白,上手就打人砸椅子,令人想起过去地痞流氓横行街市的的混乱时期。
普通人会在这样的事件中产生强烈的共情,因为原本就守法的人在这类事件中有一种自己也被逼到墙角的感觉——
公共场所、监控之下、灯火通明,自身行为毫无逾矩之处,只不过和朋友吃饭而已,这不就是我们的日常生活么?
可对那些地痞流氓来说,你没戴帽子、多看了对方一眼也是打你的理由,如果有反抗,那更是罪不可恕 …… 那些施暴者就这样明晃晃地入侵我们的日常生活。
人们感到恐惧,因为不知道如果易地而处,我们还能怎么办;
人们感到疼痛,因为那个女孩身上触目惊心的伤痕随时可能落到每个人身上。
热搜、爆搜、疯狂传播,反映的正是这种被逼到墙角的愤怒:退无可退,还能怎样?
普通人在黑恶势力面前,几乎就是陷入了绝境。
我们不可能顺从,这次打人事件中的绿衣男子面对 " 你要干嘛 " 的疑问,直接说 " 要 C 了你 ",谁能顺从?
我们似乎也不能反抗,反抗以后暴力升级,怎么面对成群结队的流氓和犯罪分子?
除了报警,个人层面的处理方案,好像个个都是死胡同。
中年以上的朋友们看了视频会觉得,那种熟悉的气味又回来了。光着膀子的流氓混混吹着口哨调戏别人,对那些 " 不顺眼 " 的路人随时大打出手,对商家征收 " 保护费 ",为高利贷等不法行业提供暴力追讨等 " 周边服务 "……
真的有人能接受,回到那个流氓欺男霸女,欺行霸市的时代吗?
2
先说一个共识:法律是保护守法者的,面对问题,守法者内部没有必要因为观点争议先掐起来。
你当然可以认为在社会暴力事件中某个要素是特别重要的,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上价值,但任何人的观点都不能等同于真理,更不必将所有不同的意见说得污秽不堪丧失人性,世上原本也没有全然一致的人性。
无论如何,规训受害者肯定是错的。
一位现场目击者提到,当时她就坐在四个女生旁边的桌子,她目睹了绿衣男子对女生进行骚扰、搂腰到打人的过程。
来源:新京报
可昨天事情刚出来,就有许多声称 " 知情人士 " 给女生安上了职业、故事,说女生也不是什么好人,有的网友则认为女生是穿着暴露,或者出轨导致的,总之 " 女的一定有问题 "。
且不说这些信息可能是谣言,就算女生职业怎样、之前做过任何事情,她们就活该在外面被人殴打吗?是不是让所有女生都穿上黑布罩,就能保障她们一定不会被侵犯?
人总有自由生活的底线,不可能退到生活之外去吧!
同时,我们对见义勇为也不能存在太多浪漫想象。
最近在看《警察荣誉》,程所带着夏洁出外勤追一个小偷,小偷在跑到一个铁门前回身掏出了刀,程所淡定地说 " 追错了 ",带着夏洁就走了。李大为带着辅警制服可疑人员,回到被师傅和所长狠狠批评,因为一般抓捕最好是三对一,最差也要二对一,他面对两个嫌疑人带着辅警就上太危险了。
警察就是面对黑恶势力最有经验的人,他们总结出来的规律,是源自大量的斗争经验。即便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警察,直面歹徒的时候也得确认对方没持有武器,还要保证 2 倍以上的人数优势。那么普通人呢?
有一个后续我很感动,打人事件的监控中那个被男友保护着退出店铺的女孩,在看到流氓当街殴打受害者的时候本能地想要冲回去帮忙。这个女孩是闪光的,她身上人最可贵的善良和正义感——可是,你能说把她拉走的人错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