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节目组都觉得风险太大的事,于文文愣是要求保留她们的演出计划,并耐心地教大家,一下就把王紫璇等萌新们 " 点拨 " 上道了。
这些,才不是刚入圈,没资历的姐姐能够做到的。
行走贵圈,她们身上攒下来最珍贵的,其实是她们的经验值。有了一些人生历练,她们更知道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在什么样的场合应该说什么话,而怎样的表演,才最能体现自己的特色。
所以才有了宁静那英 " 棋逢对手 " 的各种对话,弯弯绕绕,但不伤感情;
也有了王心凌和谭维维各自的坚持,于文文、赵梦、刘恋这些飒姐更是处处都在展示出自己的个性,而黄奕那样有过很多坎坷故事的姐姐,在镜头前展示的则是一种掏心掏肺的 " 真诚感 "。
比起怎么在台上表演,舞台下的她们,反而更值得细品。
不,是姐学进化了
所以,不搞事情的《乘风破浪》系列,还有什么好看吗?
回忆一下,《姐姐 1》横空出世时,我们欣喜于女明星们终于有了一个舞台,去告诉大家,变老也没有什么要紧。
那个时候," 姐学 " 是一种打破现状的勇敢,是为了达成目标的拼劲,也充满了从无到有的努力与创新。
到了如今第三季," 姐学 " 不一样了。
" 姐姐可以这样 " 之后,这季的姐姐们做到的是 " 姐姐还能这样 ",她们呈现的,反而是在勇敢之外,另一种属于成熟的智慧。
用关键词来概括的话,其一我觉得是" 自洽 "。
王心凌坚持 " 甜心 " 路线,那是她对自己的特质达成 " 自洽 ",同样和自己特质一部分达成自洽的,还有薛凯琪。
她身上有着天真纯粹的少女感,听赵梦弹琴唱歌时,时而捂脸偷笑,时而静静流泪,神情里有不矫情的纯真,和充沛又感性的童稚。
过往的人生不是没有风浪,可她依然是那个在一公比赛胜利后,开心雀跃和爸妈发微信,炫耀自己赢了的小女孩。
还有于文文,她真的是不知道如何讨人欢心吗?
我觉得未必,她在练习室给队友鼓励和打气,几句话就让王紫璇特别开心,她有一种敏感的情绪感知力。
区别只在于她想不想在节目里维系社交上的平滑与和谐。
她坦然地用这种不讨喜的社交方式,在节目里交朋友,这也是一种自洽,自洽身上不那么好的部分。
另一个关键词,则是 " 享受 "。
你能看到,这季的姐姐,很多都放松下来了,即便拿到的不一定是自己想要的歌,也会认真地投入其中,和队友磨合,享受每一个练习、上舞台的过程。
之前 " 大碗宽面 " 组能出圈,正因为她们有 " 团魂 ",几个女孩子搭在一起磨合得很好,排练非常投入,许多人也被她们的女子力感染到。
而如今,目前的组几乎都是 " 大碗宽面 " 式的,姐姐们相处得特别好,比起上舞台,她们更享受一起做一件事而燃起的姐妹情谊。
像赵梦、郭采洁和薛凯琪的组里搭了演员张天爱,她不是专业唱歌,对歌手们的 " 术语 " 也完全听不懂,但她也会用自己的方法记下旋律。其他人看到了,对她不是一顿纠正,而是夸夸群花式上线。
也才有了如今小组面对那英的 " 召唤 ",怎么也不肯分开的 " 名场面 "。
还有自带台湾腔的甜心教主王心凌,一来就和黄小蕾学了方言,还能记得黄小蕾在个人首秀上唱的内容,听得黄小蕾很开心:" 要不我给你介绍四川男生吧。"
以至于两位队友离开,王心凌也很难过,但还是很快调整心态,和新队友谭维维磨合,会提出自己的想法,却不会因为创作理念有分歧而闹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