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 一见钟情
李琳1980年生于辽宁沈阳的一个戏曲世家,因为唱功不俗,扮相俊俏,在沈阳也颇有名气。
王小利对她一见钟情,见第一面他就产生了要追求她的念头,加上两人唱了三场下来,感觉非常好,王小利对她彻底动了情。
1999年,王小利背着一根台球杆,离开长春奔赴沈阳,一边为追爱,一边为奔前途。
可奈何他是单相思,比他小11岁的李琳对他并不感冒,一来是她觉得自己还年轻,想先发展事业,二来是王小利有过一段婚姻还有一个孩子。
王小利自知自己的条件不如人,但是他既已认定的事便不会轻言放弃。
加上他对自己年轻时的长相也很有自信,他相信就凭自己的帅气和用心一定能打动李琳。
用他后来自己的话说就是:“我当年那小伙,用现在的话讲也是‘帅呆’了,可不像刘能那样啊,我就觉得我能追上她。”
没曾想,王小利还是自信过了头,年轻貌美又有名气的她根本不为所动。
强攻不行,王小利便更换了策略,决心“曲线救国”,平日里跟李琳的交往中,他能感觉到她是一个把父母看得很重的女孩子,于是他便找到了切入点,决心先把对方父母“拿下”。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王小利费尽心思在李家父母面前表现,获得了他们的认可,同时他在李琳身上的用心也得到了回馈。
李琳觉得评价一个人不能光看年龄和过去,也要看现在和将来。
而且在两人相处过程中她发现王小利是一个有责任和担当的男人,应该给彼此一个机会。
确定恋爱关系后,王小利对自己好不容易追来的姑娘更是视若珍宝,2000年,两人终于喜结连理,开始了幸福的婚姻生活。
03 夫妻同心
林语堂说:“所有的婚姻,任凭怎么安排,都是赌博,都是茫茫大海上的冒险。婚姻犹如一艘雕刻的船,看你如何去欣赏它,又怎样去驾驶它。”
结为夫妻的王小利和李琳,同心协力,一起为他们的小家努力着,先是一同签约了和平大戏院的演出。
之后,央视《梦想剧场》要做一期节目,毕福剑找到王小利等四对演员参加,王小利和于淼获得银像奖。
同年王小利又报名参加了首届《赵本山杯》二人转大奖赛,并凭借《包公断后》获得金奖。
蛰伏多年,王小利终于被更多人看见了,之后在高秀敏的牵线下王小利拜赵本山为师,成为赵本山第一批徒弟之一。
2001年,是王小利的丰收年,事业攀登的同时又迎来了他与李琳的爱情结晶,再次当爹,王小利自是喜不自胜。
王小利把妻子当做生命中的贵人,自从跟她在一起,有她的支持和鼓励,事业旺起来了,生活也好起来了。
他珍惜跟她在一起的点滴,在她生孩子那一年尽可能地多陪她,李琳也不是那娇滴滴的人,她知道这个时候是丈夫事业的发力时期,她不能拖后腿。
生完儿子后,李琳也继续参加二人转演出,因为演技独到,扮相俊美,赵本山也很是欣赏这个徒儿媳妇,之后李琳也加入本山传媒。
夫妻齐心,其利断金。王小利的事业发展得越来越好,先是加入辽宁民间艺术团,并在《刘老根2》中出演宋秃子。
接着又在《乡村爱情》中饰演刘能,深受观众的喜爱,之后又与赵本山小沈阳上春晚一起出演小品《捐助》,王小利彻底火了,成了家喻户晓的喜剧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