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配图选自于文文相关图片,均来源于网络。
看《浪姐》除了看舞台,更有意思的是姐姐们为人处事的差异,还有由此引发的口碑变化。
比如,于文文第一期还在因为低情商被网暴,第二期就被网友拉进了 " 夸夸群 ",现在更是成了狂野拽姐代言人,专治各种不服。
其实这中间也就经历了一件事。
一公分组,于文文队集结了摇滚大神张蔷和两枚音乐 " 萌新 ",王紫璇和张俪。
身为队长的于文文想让舞台更炸,于是问队友,有没有人想玩乐器?
观众看到这,都默契地想起了《浪姐》第一季,蓝盈莹就是因为想让队友吴昕学乐器,承受了全网的口诛笔伐。
但到了于文文这里,这事反倒变成了口碑大反转的契机。
我认真对比了两期视频,不吹不黑地还原一下她俩处理这件事的区别。
首先,一个是自愿,一个是被安排。
组员心态,一个是 " 要我练 ",一个是 " 我要练 ",那心态差别可大了去了。
于文文那句提议,明显是问队里两位演员朋友的(张蔷从小就学习各种乐器,嗓音更是开口跪)。
王紫璇听完,立刻接茬 " 我想玩下贝斯 "。于文文又看向张俪,张俪确认意愿," 我都可以,你教会我,我自己花时间学。"
两个人都想突破自我,放弃简单的通关模式。所以后来和节目组开会,面对导演的质疑,于文文才努力为队友争取," 你们要对她们有信心。"
在玩乐器这件事上,于文文给的是支撑,不是压力。
对比下蓝盈莹当时的情况,初心当然也是好的,想让表演有突破,小组比赛能打赢。但为什么会被盖章 " 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 呢?
当时蓝盈莹与黄龄吴昕成组,因为自己和黄龄都会乐器,她就提议组成乐队形式来表演。但导师提出,这样吴昕会很吃亏啊,拿着乐器的姐姐势必会吸引更大注意力。
蓝盈莹依旧没有放弃,紧接着特别轻巧的说了一句 " 那就让她学点别的 ",又给黄龄安排了老师的活," 弹贝斯吧,你多帮帮她,她只需要在重音上扫。"
全程无视坐在中间一脸蒙圈的昕昕子。
专业歌手黄龄听罢,摇头直说不可能," 你让我现在去弹贝斯,我都没法弹。"
节目后采部分,蓝盈莹更是说了一段被网友强烈攻击的傲慢发言:
" 大家都觉得我是一批黑马,但其实我就是凭着一腔热血去努力,我相信我可以达得到,昕昕姐也一定可以达得到。"
网友恨不能冲进电视,摇醒一心拔苗助长的蓝盈莹,昕姐做不到啊,昕姐都为难到想退赛了。
多少人看着泪奔痛哭的吴昕,脑补了在工作生活中被拽着向前跑的自己。
友情提醒:你可以要求自己跳出舒适圈,但千万不要拉着别人跳。否则人没跳出去,一段友情也没了。
于文文蓝盈莹风评的第二个差异来源于,她俩有没有给自己提出的建议兜底的能力。
王紫璇张俪两个音乐小白敢于突破,也是因为队长是个乐器行家。于文文 4 岁学钢琴,9 岁学吉他,又毕业于名校伯克利音乐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