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荣浩就曾说,于文文是电吉他弹得最狠的女歌手之一。
这样一个专业音乐人私教一对二,手把手教学,包教包会,王紫璇张俪自然有信心,也有安全感。
但是,蓝盈莹没有这样的能力。
她完全是在心态层面上鼓励吴昕,10 天真的能吉他速成吗?她不能保证,黄龄和导师们都不能保证。
所以她的提议对吴昕来说,更像是信口开河的要求,一份沉重的负担。
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口碑逆转之后,于文文在第一期节目里的很多嘲点,都有了新的正向解读。
她和张天爱同时出场,一见面就来了句 " 你怎么瘦的跟个骷髅架子似的 ",之前被好多人点评太没礼貌。
但现在很多人替她喊冤——
你品你细品,于文文见到张天爱,叫的是 " 小爱同学 ",又调侃 " 怎么我换了个发型,就不认识我了?" 后来张天爱还让于文文帮忙拽袜子,这肯定是关系不错的老朋友啊。
所以那句话纯粹是因为彼此熟悉,无伤大雅。
再比如——
身为队长,于文文想争取张蔷和许茹芸加入,但没说两句那英就冲了进来,但她依旧没怂,声明 " 我喜欢的人我就一定要争取 ",一番说服之后,还让张蔷签字画押,在她的小本本上画下了一朵小红花,作为承诺组队的证明。
有人说她太强势,可是后来更多人愿意解读成她是尊重游戏规则,敢于争取。如果因为怕得罪那英就放弃,大家让来让去,那节目还有什么意思?
还有第一期最出圈的两大师姐选组长,都不想要于文文这个 " 刺头 " ——
那英话里藏话:我总觉得文文不大爱聊天,我怕摆弄不了你啊。宁静那边也在踢皮球:我感觉文文有点像过去的我,我有点把持不住她。
这时候阿雅捕捉到微妙气氛,马上补充:可是刚才在车上她话蛮多的唉。宁静赶紧顺着话找补:对!我觉得,你刚刚进门的时候话也蛮多的。
可于文文全然不领情,一脸冷漠地神回复:
" 那有啥 hold 不住的呢。"
" 那现在该怎么办呢?"
宁静后来评价于文文," 她不知道她在怼人,但势必形成怼人的格局。" 可在网友看来,于文文是以一个平等的姿态与人交流,没有做小伏低,假模假式,只说大实话。
于是," 拽姐 " 一下子成了于文文身上的褒义标签。
哈哈,一个人的口碑就是可以这般戏剧化,在盛赞和群嘲中反复横跳。
蓝盈莹在 " 逼哭吴昕 " 之前,也曾因为狼性,被网友大夸光芒四射、霸气外漏。但一夜之间,就被贴牢了 " 制造焦虑 " 的大标签,好像做什么都不对了。
所以,一档节目、一个片段,都很难看出一个人的全部个性。拿一个细节格式刷某个人的所有言行,真就大可不必。
咱们啊,还是就事论事。
客观分析于文文,你会发现她更符合年轻一代人的性格取向:爽快直接、要求平等、在乎独立人格,彻底的反领导 PUA、反长辈 PU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