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生生靠着演技完成了自救和翻红。
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在眼泪刚流出眼眶时,便用手指偷偷拭去。一个帝王的隐忍和自尊,在那一刻表露无遗。
而且,哪怕经验老道的演员,也很有可能在古偶翻车。
比如《千古玦尘》的周冬雨,以及《上古情歌》里仿佛突然失忆、忘记了怎么演戏的黄晓明。
一部剧想要成功,颜值人设固然重要,但剧情和演技更是不可或缺。
02
刘宇宁说古装戏 " 演技及格就够了 ",本意不是吐槽古装剧。
可能只是想自谦:我非科班出身、演技还不成熟,所以暂时只能在舒适的古装领域摸索。
但其实回看刘宇宁的经历,他能说出这番话并不奇怪。
刘宇宁原本是知名网络主播,很长一段时间他的头衔一直是 " 网红歌手 "。有流量,却不被主流认可。
2019 年之前,他完全没有演戏的经验。但因为流量大,所以剧组还是愿意启用他,并从男二、男三配角做起。
刘宇宁第一个有热度的角色是《终极笔记》里的黑瞎子,这个角色比较特殊,全程墨镜挡住脸,而且用的是配音,所以很难看出演技。
后来在《长歌行》中他饰演的皓都虽然戏份不多,但他和赵露思的皓嫣 cp,因为 " 寡言大狼狗 x 软萌小白兔 " 的设定,意外抢了主角的风头。
可以说,刘宇宁正是自己理论的受益者。
人设好、能磕到 cp,不用展现太多演技便圈粉。他就是这样吃到红利的,所以就诚实对粉丝说了出来。
包括刘宇宁之前点评打戏。
他的理论是:打戏不是最重要的,拍摄耗时,40 秒的内容拍那么久," 真是没啥必要 "。
而他将没必要拍打戏的原因归咎于观众不爱看。观众一看打戏,就拖进度条快进。
以最经济实惠的方式,获得最大的收益,估计不少明星也是这么想的。
但从一个真正演员的角度来看,难道不是应该去探究背后的原因。
演员拍打戏耗费时间长,会不会是演员本身能力不足呢?
《雪中悍刀行》的慢动作打戏被吐槽,正是因为观众对打戏有迫切的要求,想在武侠剧中看到真 " 武 "。
他们并非不喜欢看打戏,而是不愿意看毫无诚意的、缺乏设计美感的打戏。
而且刘宇宁所谓的 " 演技及格 "、" 够用就行 ",其实是个连他自己也说不明白的状态。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早在《长歌行》的时候皓都就有驼背、脖子前倾的毛病,显得很没有精神,不像个武人。
到了《说英雄谁是英雄》这个毛病依然没能得到改善。
白愁飞全身照时更明显。
观众吐槽多是围绕他仪态差,脖子前倾,ppt 打戏 ……
导演理查德 · 波列斯拉夫斯基曾提出一个观点,演员需要三项终身教育:身体、学识文化和精神。
身体教育是最基础的,包括对肌肉、肢体的控制。不管是多么复杂的角色心理,最终都要通过演员的体态展现出来。
这不是天生的外形优劣,而是长久的演技磨炼,养成的身体习惯。
更不用说白愁飞偶尔的台词含糊,眼神迷离。
如果说《长歌行》时期的皓都只是谈谈恋爱,还算好把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