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贤合庄股权变化看 明星开餐厅的资本运作
事实上,资本也看中了明星开店带来的流量红利,从陈赫与贤合庄多年来的股权变化,可以看出明星开餐厅的一种模式。
2015年,陈赫等人建立贤合庄并在福建开出门店。贤合庄开业的前四年经营不顺,一度面临闭店危机,直至2019年与四川至膳品牌管理有限公司达成合作,由后者负责品牌运营、招商以及供应链管理后,才帮助贤合庄扭亏为盈。2019年6月,双方共同发起成立成都贤合庄,其中,福建贤合庄餐饮出资210万元,持股占比70%;至膳管理出资90万元,持股占比30%。
也是在与至膳管理达成合作后不久,2020年1月,陈赫、朱桢、叶茜等个人股东悉数退股,转为以通过福建贤合庄品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贤合庄合伙企业”)间接控股福建贤合庄餐饮。其中,陈赫在贤合庄合伙企业中的持股比例为38.55%。此后,陈赫等人皆是以有限合伙人的身份参与到公司中,这意味着陈赫将不实际参与合伙企业的经营,仅以其出资额为限对合伙企业的债务承担有限责任。
不过,此时陈赫与贤合庄还是深度捆绑的。陈赫也曾多次亲自到贤合庄门店站台宣传。
不过,2021年1月,双方出资比例调整,福建贤合庄餐饮出资下降至147万元,持股比例降至49%。至膳管理出资额升至153万元,持股比例升至51%。
2022年5月,贤合庄合伙企业退出了福建贤合庄餐饮的股东行列,改由海南亚广丰品牌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接任,而后者的大股东则是范喻,持股比例99%。
而有数据称,贤合庄初期门店数量一度超过800家,而到今年4月下旬,门店数已缩水至500多家,超过270家门店关闭,关店的规模超过1/3。
目前,除持股合伙企业名称中仍带有“贤合庄”字样外,陈赫与福建省贤合庄餐饮有限公司及其旗下的成都市贤合庄品牌管理有限公司已无股权关联。
有的真开店 有的是“代言” 明星开店为的是“流量变现”
一些业内人士表示,明星开店,本身就是其“名气”的变现。有的餐饮企业确实是明星拿钱投资的,但是餐饮这行门道很多,明星并没有时间亲自打理,最终就跟一些初次涉足餐饮的小白投资人一样,以关张告终。
而有的所谓明星的店甚至就是一种变相的“代言”:明星不出资,以自己形象入股,最终靠股份比例拿分红,或者到约定的时间,将股份“卖回”给企业或由其他企业“接盘”,品牌或企业其实与明星本人毫无关系,股权就是代言费。
比起开业是高调的宣传“明星开店”,一些品牌倒掉之前或出现大的负面消息后,大部分明星悄然或撤资或退股或变更股东等一系列动作,就是为了与品牌切割。
更有甚者,一些所谓的明星开的店其赚钱的目标就不是消费者。有不愿意透露姓名的餐饮从业者表示,一些品牌运作类的公司,或是收购明星开的店或是找明星以入股的方式“代言”餐饮品牌,要的就是明星带动流量,初期打造优秀的经营数据。而这些公司赚就是投资者的加盟费。“这就好比十几年前的电视加盟广告,只不过给电视台打广告的钱,给了明星做代言。”
而比起普通的加盟项目,这些有了明星“加持”的品牌不仅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也能开出比同类加盟项目更高的费用。比如某火锅加盟费用中,门店装修费为700元到900元/平米,设备费用13万元到15万元,开业费用1万元等等;而网传贤合庄装修费为1500元/平米;设备费60万(含前厅和厨房),开业费用5万元。这固然有装修效果、设备多少方面的差异,但就开业费一项确实高出不少。
但不论是哪种情况,除非明星日日在自己的店里坐镇,不然所谓“明星的店”就只是一种营销。难怪有网友“总结”明星开店套路称:利用名气开店赚加盟商钱;钱赚差不多了,逐渐退股;见生意不好或者出事后马上与品牌划清界限。
餐饮业内人士表示,餐厅长久运营看得是复购率,附近的人复购率高低决定了一家餐厅赚钱与否。因为餐厅受地理位置等条件制约,覆盖人群始终有限,明星带给餐厅的流量,难以突破地理限制。无法长期刺激复购,“明星的店”也无法长久。“门店在明星光环褪去后,能不能经营下去,能不能挣钱,还得看加盟者自身的能力、产品、地段等多重因素。因此成功的还是少数。”
文/北京青年报记者 张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