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比如把我放那儿,我说一嘴人家能给我一个大逼斗(耳光):
" 好家伙!这玩意看着就不像好人呐!"
所以为什么内地对《古惑仔》系列非议较多呢?
甚至批评它的人也曾是当年那一批看着热血沸腾的人。
因为大家都长大了,也成年了。
成年人步入社会后会明白很多事情——
大侠不一定都会天马行空飞檐走壁,坏人也未必真就一脸坏相,有些甚至长得宝相庄严。《古惑仔》中描述的那一片江湖早就过时了,如今看来有些就是情绪化或理想化的说教 " 坏人一定会变好,混混里也是有好人的。" 又或是 " 做大做强,再创辉煌。"
现实不是这样,脱离刘伟强和文隽的构思,现实里的混混大多发迹不了,他们永远在底层,成为人们口诛笔伐的 " 黑恶势力 ",更多的黑社会性质的社团也早早地在 "97" 之前转型升级完成了蜕变,许多上一代的老前辈们面对媒体采访,都会身穿西服言辞谨慎地分析记者提出的问题,或是站在 " 官方 " 立场痛斥过去的黑暗行径、努力洗白并重申 " 我们那时候也是有底线的!"
更重要的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作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消费行为刺激文化产品的转变,人们不再愿意去看 " 教坏小孩子 " 的无聊和幼稚:
大家都在读书,OK?都想着成为新一代的韭菜纷纷 " 卷 " 起来,谁会在乎那点黑道的 KPI?
而且现在混黑道的都是些什么人?
跟以前那种法制不健全的时代相比,如今大家都要守规矩,你以为拿把菜刀就能从九龙杀到尖沙咀?然后让人家乖乖地掏保护费?
这跟古时 " 劫富济贫 " 一个概念,毛贼出道都在自我安慰 " 我这是在劫富济贫 ",其实呢?只是劫别人的富,济自己的贫。
因此当《胜者为王》过去后的第十三年,《古惑仔:江湖新秩序》上映后,几乎没有任何反响。新一代的浩南(罗仲谦 饰)和山鸡(梁竞徽 饰)也终于随同一群香港电影人一起湮没在了情怀的陈词滥调中。
2020 年 04 月 30 日,同名漫画也在连载 28 年后结束。
然而," 古惑仔 " 并没有完全消失。
四
后 记
" 唐山烧烤店打人事件 " 还有后续,网传的那几个被捕的人都各有来历,也各有归途。
大金链子小金表,一天三顿小烧烤。
啥叫 " 社会人 "?
网上给出了一张解析。
他们,就是当年《古惑仔》的遗毒。
区别只是 " 陈浩南 " 以为自己是 " 陈浩南 ",结果可能只是 " 乌鸦 " 或 " 生番 "。
不上档次、没有排面。
落后于时代,深陷于次贷。
他们才是 " 古惑仔 " 的现实写照:
纹身、拖鞋、大肚子、锅盖头、一脸油腻。
那么年轻一些的 " 晚辈 " 呢:
面黄肌瘦染黄毛,游戏花手乐逍遥。
每个人的世界都不兼容,可能彼之毒药我之蜜糖,也可能那边阳春白雪这边裤裆喷血。
我甚至也有些天马行空,以为 " 侠 " 在这个世上本是乌有的,只是一些人把 " 威风 "、" 混得开 "、" 黑白通吃 "、" 泡老妹儿 "、" 钓老铁 " 当成了 " 侠 "。
而已知的这些人,也许、或者曾经都在青葱年少时看过《古惑仔》,也都读书不太灵光,又极度鄙视正经营生,痴迷于 " 穿貂 " 或 " 撸串 "。于是便自说自话起了 " 义气的江湖 "。
只是在这个江湖里,没有黑白对错,只有是不是 " 自己人 "。
那么未知的人又在哪里呢?也许此时他们或是大腹便便,或是依旧肆意青春,在学校边的小卖部里偷摸抽着三块钱的红梅,想要泡到水灵灵的 " 邱淑贞 ":
然而面对现实可能他们自己也知道,只是不敢直面:
这世上没有陈浩南,只有 " 古惑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