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永 远 别 对 生 活 冷 感 |
《梦华录》热播了好一会,可我看完,只觉得挺神奇的。
编剧们对女性题材的狂热不是一天两天了,可这回让人迷惑的不仅是对女性认知的错位,还有内核的空洞——即使标签是大女主戏,却依然看不见女性真实的成长内核。
不得不吐槽,现下好多大女主戏,主角可能身份不同,但一谈到成长,却大多只能聊爱情,甚至最后的结局也只能回归宅斗,回到家庭妯娌桥段里来,这何尝不是一种刻板呢?
而看似独立的赵盼儿,其实在《梦华录》中的事业线真没多少,她的成长看似是 "girls help girls" 的互持,但每回再细究下来,却也只是推动爱情戏份的手段而已。
就像为了救出宋引章而与周舍对簿公堂那段,从原著中靠着自己的智斗到改为单纯被拯救,就已经看不到太多让人惊喜的新鲜意识。
而赵盼儿的成长空间也是最缺失的,因为她从一开始就被塑造成了一个完美想象里的 " 女主 ",足够冷静、纯白,太讨巧,也少了些人情味与张力。
她呈现的,其实也是如今国产剧对女性角色的单薄展演。
她少了原著在低谷中开出花的风骨,而我也实在想不通,为何每回只要谈到女性的蜕变,她的背后就必须得有一个 " 渣男 ",而每当她陷入低潮时,也总有男主前来救赎?
从小镇前往东京的一路,每回赵盼儿的难题都能因男主而迎刃而解。她是被动的,而不是主动的自我成长。她与原著的最大不同,也正是少了无可后退的勇猛刚劲。
在原著《救风尘》中,即使是异常的身份,也无碍赵盼儿侠女的豪情,她可以凭着自己的智斗与男性周旋而获得成长,在爱情中,她也懂得 " 这姻缘匹配,少一时一刻强难为。如何可意?怎的相知?"
她坦荡,也接纳,鲜活、丰满得动人。
可《梦华录》里不仅只剩下了 " 英雄救美 " 的桥段,就连赵盼儿在爱情中,也变得盲目降智。
被诬陷、抓入牢中时,明明她能冷静、聪明地洞察到陷阱,可当被男主故意装作不认识时,她却又转变得很神奇,在后续的几番剧情中,甚至好几次生气逃跑。
说真的,在戏里头,就连孙三娘的成长路线,都要比赵盼儿深刻得多。
她被儿子和丈夫抛弃,绝望崩溃,可重整旗鼓后,第一件事就是如何自立,与赵盼儿互持,为好友出头。
她的转变和成长,是靠着自己的努力生存,一点点前行的。而不是被他人推动。况且,女性成长也并不是经济或口头的独立,而是在思考中逐渐丰满的人格。
但戏里让人感到别扭的点,还在于男女主都太在意,也太想洗清别人对自己的看法了。
在赵盼儿的事业线中,茶馆的生意、斗茶,都需要依托于优雅的姿态,让顾客通过 " 赏美赏色 " 来对其心悦诚服。
可她心底偏偏别扭,不断拒绝 " 以色事人 ",编剧过于想制造女性所谓的清白,这不仅是编剧受限于两性框定的自我矛盾,也是一种拒绝人物真实的错位。
忙着给自己贴标签,忙着自我切割,不就是因为太在意外界想法了,所以无法做到坦荡了吗?
但说真的,要谈好她们的成长,其实只要学会 " 放弃外界对她们的看法 " 就足够了。
不需要忙着自我割裂,新鲜的女性意识,是从内心深处,跳脱出规训的自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