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烧鹅
看到这些评论,你很难想象这是对一个带货直播间的描述。
从 120 万到 320 万,这是 " 东方甄选 " 抖音直播间三天的粉丝增长数。
一夜之间,新东方的双语带货火遍全网,有网友戏称:
" 这是唯一想让孩子看的直播间 "。
" 以前买你的课,现在买你的货。"
新东方又以另一方式走进了人们的视线。
"Twelve pieces of steak" "Original Cutting",一个英语流畅的主播在直播间讲解来自澳洲的原切牛排,听到牛排 steak 和平底锅 pan 这样生活中的单词,就算你不太会英语,也会花上几分钟听一会儿,甚至拿起了小本本记起了单词。
主播们随便一张口,就能跟你从英语讲到国内外历史,再聊到诗词歌赋、人物传记,诙谐有趣,网友们纷纷表示来这直播间就是为了学习,这样的方式在直播界堪称一股清流。
" 一些主播一年能卖出一百多个亿,我带着几十个老师做直播是不是一年也能做上百亿?" 2021 年 9 月,俞敏洪在刚刚转型带货的时候夸下海口。
当时没有人相信他的 " 狂言 "。
从一上午卖不出去一件货到单日总销售额超 1500 万,俞敏洪知道,自己坚持的事情终于有了结果。
2021 年,新东方遭遇了太多的变故。
在双减和疫情的影响下,新东方市值跌去 90%,原本 8 万的员工,在短短一个月内,就裁掉了 6 万人。
意味着,平均每三个老师中,就有 2 个要失去工作。
在教育赛道中,新东方绝对是受打击最大的几家企业之一,但好在,员工足够团结,在风雨中保留了一部分实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俞敏洪带领他亲手创立的企业跨入了直播带货的洪流当中。2021 年 12 月 28 日,新东方宣布成立 " 东方甄选 ",建立以农副产品为主的带货直播间。
俞敏洪在他的个人公众号 " 老俞闲话 " 中解释过他为什么选择带货农产品:
" 为什么我选择去做农产品?理由非常简单,我喜欢农业。我从 1 岁到 18 岁在农村长大,所有的农业产品只要在我家乡能种的,我全种过。
我从小就喜欢看着庄稼,比如说麦苗,从地里露出来,慢慢地变得绿油油的,经过霜打过冬以后蓬勃生长,最后结出了麦穗金黄一片,那种感觉给我带来无比的大地亲近感和幸福感。"
在同行纷纷甩手跑路的寒冬里,在大家都说俞敏洪要完蛋的时候,他凭着喜欢,做起了自己觉得正确的事。
但俞敏洪的转型并不被看好。
没有直播行业经验的他就像摸着石头过河,步步是坑。
《上班啦妈妈》第二季就以直播为背景,让妈妈们在真实的直播场景内实战演习。
看过节目,都会对直播有个初步的了解,真要做成一场直播,并不是主播随意在镜头面前讲讲就行的。
那是需要一整个团队的配合,在每一个细节处下功夫的,从选品到直播间的装修,再到脚本,助播的配合与运营话术的使用都是需要深度钻研与琢磨的。
在踏入直播带货的领域之初,俞敏洪多多少少还是缺乏点主播的样子。
在他的直播首秀里,这位即将六十岁的企业家还是像当初在课堂上上课的模样,他长篇大论地讲着 " 塔里木河的水开始流淌,雨水充沛一点,塞上江南的风景无比壮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他输出知识的方式让看惯了带货直播的观众耳目一新,但更多的是对这位企业家情怀上的支持。
第一天的首秀,俞敏洪卖出了近 500 万的产品,在罗永浩首秀 90 分钟就卖出 1.5 亿,董明珠 5 场卖出 228 亿的对比下,企业家带货这样的成绩多少显得有些惨淡。没想到的是,一周之后,在没有俞敏洪的直播间里,东方甄选的销售额只能停在几十万的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