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怪的是,《雪中悍刀行》《余生,请多指教》都没被吹过 " 爆剧 ",最多用 " 热播 " 来定义,甚至还有人觉得是 " 扑了 "。那按照《梦华录》现在成绩来看,谈它是爆款还为时尚早,因为它连这两部热播剧的成绩都还没超过。
其次,从其他数据榜单来看。《梦华录》猫眼的全网热度连续 12 日最高,峰值为 9888,近期下跌至 9300;灯塔的正片播放市占率拿过 6 次最高;艺恩的播映指数只拿过 3 次最高;骨朵的全网热度连续 12 日最高,峰值 86,近期下跌至 71;云合的正片有效播放市占率峰值 20%,与《警察荣誉》相差不到 1%。目前首周表现,低于 4 月播出的《特战荣耀》成绩。
德塔文的电视剧景气指数峰值上 3,略低于《人世间》;Vlinkage 榜的网剧播放指数峰值 95,今年最高。
总结下来,《梦华录》的各大榜单数据暂时都没 " 爆 " 出正常范围,顶多算与今年的 " 热播剧 " 成绩持平。
肯定会有人会驳斥:" 爆款 " 不止看数据,即使《梦华录》最终数据和《雪中悍刀行》打平,《梦华录》也称得上 " 爆款 ",因为它的口碑和讨论度远超《雪中悍刀行》。
口碑依据什么?营销加成多少?
豆瓣的国产剧评分,参考价值一直比较低,举座哗然也不是一次两次了。
一是因为豆瓣评分的受众定位偏电影,现象级爆剧《甄嬛传》也才 55 万人打分,连电影《驴得水》的打分人数都比它多,更不用说百万人打分的爆款电影《你好,李焕英》《唐人街探案 3》等。样本量不够,路人没有给电视剧打分的习惯,这就让粉丝、黑粉在剧集评分上更有操作空间。
二是豆瓣分值与电视剧热度不挂钩。《三十而已》《延禧攻略》等毋庸置疑的爆剧豆瓣评分都不高。几部硬糖君就不点名了的著名扑街剧却都在 8 分以上。
三是近年 " 水军 " 不断冲击着豆瓣评分体系。以前豆瓣推崇的清 " 水军 " 系统,建立在以 " 水军 " 为主的新用户权重低、影响不了评分。但经过几年流量明星冲击,现在第三方 " 水军 " 新用户都养成老用户了,极大冲击了豆瓣评分体系。
有电视剧营销方公开接受采访称,有钱的剧方会投入 120 万到豆瓣评分维护,以 3 万 /0.1 分的成本维持评分。营销和爆款,本应该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营销击中观众情绪点,观众口碑助推剧集更好的营销。但现在,口碑和营销似乎都能通过钱 " 自说自话 " 造热度和爆款。
不管你承不承认,《梦华录》营销数据都是首屈一指。做过剧集营销的朋友给硬糖君分析,从目前热搜词条来看,《梦华录》是罕见的剧方、平台、艺人三方都在努力营销的剧。剧方、平台侧重剧本身营销,艺人侧重个人营销。
6 月 2 日至 4 日,每天以 # 梦华录 # 为关键词的热搜就多达 12 条,6 月 5 日更是高达 18 条,加上刘亦菲的单人热搜 4 条,陈晓的单人热搜 2 条,单日峰值 24 条,在今年播出剧集里排第二,仅次于《开端》播出第 8 日的 26 条。
年初被吐槽营销多的《开端》都是从开播第 4 日才开始轰炸式营销,而《梦华录》是开播前一周就每天都挂在热搜上,开播第一天就轰炸式营销。
做剧集营销的朋友向硬糖君透露,一个热搜平均花费在 10 万左右,上榜几万元,维持在榜时间则需要去买更多的 KOL 营销号。虽然很多平台都有年框合作协议,会有一个优惠的价格,但也不会低于 3、5 万。
这样算下来,全网 1300 个热搜的《开端》被爆营销费高达 5000 万,是有可能的。而就目前《梦华录》开播一周,多达上百热搜来看,费用应该也快千万级别了。如果一直以当前力度营销,是有可能破亿的。
不过《梦华录》和《开端》区别在于,《梦华录》在抖音平台的营销力度不大,没上过热榜。剧集的话题播放量仅 26 亿次,远低于《开端》65 亿次、《雪中悍刀行》120 亿次。
这可能是因为腾讯和抖音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版权官司,腾讯独播大剧在抖音的播放量都不如从前。《梦华录》这次营销似乎是铆足了劲主攻微博,其他平台快手、B 站、小红书为辅,网络有流传疑似小红书招募 KOC 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