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份判断对错的权力,最终还是交到了观众手里。
它才不是 " 童年阴影 "
能引起几代人怀念的文艺作品,一定不只是因为它陪伴了人们的旧日时光。
更重要的是,经过时间的洗礼和考验,在不同的时代背景和审美观里,作品依旧能散发光芒。
为了创作出有价值的 " 邋遢大王 ",主创团队不计成本。
50 人的制作团队,耗时两年时间,四五个摄制小组同时开工,全部手工绘制原画,描线上色,按照电影规格来制作。
最终成片共 13 集,每集虽只有 10 分钟,但因情节紧凑,不乏跌宕起伏的剧情,且每一集都细致地埋藏着接下来的线索。
在当时技术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对每处细节的精益求精,是那一代动画工作者职业精神的最好展现。
为了塑造逼真的老鼠地下宫殿,主创人员还走访西安、郑州、南阳、北京,从历史古迹中寻找灵感。
壁画、陪葬漆器、陶俑、彩绘棺椁 ……
" 细节控 " 的创作团队,恨不得把中华 5000 年文化的精髓,塞进动画的背景和细节中。
例如,画面背景里出现过的人面鱼纹图案,出自半坡遗址出土的人面鱼纹彩陶盆。
好吃懒做的老鼠国王,每天睡在马王堆古墓发掘的青铜器 " 匜 "中。
老鼠卫兵手里的兵器青铜戈,正是中国古代商周时期最常见的兵器。
因此,与其说这部片子是 " 童年阴影 ",不如说,是我们童年潜移默化受着的文化熏陶。
它的背后是老一辈艺术家,对中华文化满满的尊重和自信,与对后代的文化传递。
《邋遢大王奇遇记》的导演钱运达、阎善春,编剧凌纾等工作者,都将一生奉献给了动画。
钱运达还是《天书奇谭》的导演,动画《三国演义》的美术设计;
阎善春导演了《秦兵马俑幻想曲》,参与过《金猴降妖》等影片的美术设计;
凌纾创作的布偶动画片《阿凡提的故事》屡次在国内外电影节中提名、获奖。
多年以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主创们依然对自己创作的《邋遢大王奇遇记》感到自豪。
" 很多人都急功近利,他们希望今年投钱,明年就要拿到回报。但这个行业无论是题材选择、剧本创作还是造型设计,都需要花功夫和力气的,必须得有长远眼光,扎扎实实。"
编剧凌纾的名字,在每集片尾字幕出现在最靠前的位置
2022 年是中国动画诞生 100 周年。
回看过去,我们有过许多辉煌的时期—— 1979 年的《哪吒闹海》、1984 年的《黑猫警长》、1989 年的《舒克和贝塔》……
我们有过黄金年代 / 来源微博 @中新文娱
随便拿出一部,都是有精美画面、有文化内涵的高水准之作。
这些几代人耳熟能详的动画形象,检验和见证的是老一辈动画工作者的艺术修养、剧本功底,以及他们对待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
曾经的辉煌,是靠他们不计回报的付出和夜以继日的坚持换来的。
时代在向前,技术在进步,但我们的动画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答案在每个人自己心里。
但愿若干年后,现在这一批孩子长大,还能像如今的我们,重温几十年前的《邋遢大王奇遇记》《哪吒闹海》一样,感叹于 " 老动画 " 中的创意和巧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