盼了这么久,终于等到《人生大事》。
前两天我去看了点映。
如果要总结:
意料之中,也超出期待。
仿佛变了个人的朱一龙,没让人失望。
他演的莫三妹,平头,穿着花衬衫、大裤衩,说着一口方言,举止粗鲁,皮肤晒得黝黑。
你很难再从他的身上,看到古偶里翩翩公子的影子。
但让人惊喜的,不止朱一龙。
监制韩延。
代表作品《滚蛋吧!肿瘤君》《送你一朵小红花》。
在他的作品里,生死是最常见的母题。
他讲述癌症病人与死亡抗争的故事,正视死亡之余,还有着不一样的温暖和治愈。
而新作品《人生大事》,更敢。
直接把视角对准与死亡有关的职业——
殡葬师。
导演兼编剧的刘江江也很用心,拍摄前特意走访了大量殡葬从业者,只为提取最鲜活的一手资料。
在我们的文化语境里,死亡一直被视为不吉之事。
殡葬师也成了人人避讳的职业。
然而,《人生大事》却偏要给他们祛魅。
它借主角莫三妹的故事告诉我们:
为什么说理解死亡,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人生大事》是有温度的。
这份温度来自对底层小人物的关怀和书写。
主角莫三妹(朱一龙 饰)。
一个失意的小人物,中国社会大多数普通人的代表,甚至比大多数人活得更卑微。
因为他的人生既不正确,也不体面。
电影一开篇,就是他的日常生存状态。
开着一辆破旧的灵车,游走在武汉的大街小巷。
为了女朋友打架,进过局子。
所以只能继承家里的殡葬馆,干从小就讨厌的,被称作是晦气的 " 死人生意 "。
活到三十好几,没有房,只有一辆用来工作的灵车。
他无法认同自己,社会也不认同他。
这样的人,内里或许有卑微沉郁的一面,但为了生存,他一定是辛辣鲜活的。
莫三妹身上有很市井的一面。
做生意时耍些小把戏,让小文假扮自己的女儿,以博取客户的同情。
性子爽直,从不忍气吞声。
遇到让自己不爽的人,听见让自己心堵的话,直接怼回去。
这样的行为既不文明也不绅士,甚至充满了匪气。
可 " 匪气 ",恰好是底层小人物身上,难得一见的 " 反抗 " 色彩。
按理说,莫三妹身上,是没有反抗的资本的。
没有让人尊重的职业,没有可傍身的财产,这样的人大多数时候只能被社会规则碾压或者吞噬。
但莫三妹不愿妥协。
他仍旧有着小人物式的坚持。
在用财富可以换取爱情的年代,他依然相信真情。
所以为保护女朋友,他不惜冒着进监狱的危险,挺身而出。
而当亲眼见证了金钱可以收买爱情,遭女友出卖,被人拿金钱赔偿时;
他还能保持自己的潇洒姿态,直接把钱砸到对方脸上。
缺钱,但钱又砸不倒他。
对莫三妹来说,这就是尊严。
而尊严,是他唯一剩下,也是唯一不能再被夺走的东西。
莫三妹不是传统意义上绝对善良、绝对正义的 " 好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