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流量时代来临,就连华策、新丽、慈文、柠萌等一些知名影视公司都为搭乘东风,不得不向 " 大 IP+ 流量艺人 + 大制作 " 的爆款公式屈服时。
唐人却依旧坚守公司艺人演自家戏的生产模式,与资本 " 对抗 "、不随波逐流的高洁风骨可贵,但注定要承受在古偶领域掉队的残酷结果。
在某种意义上,唐人失去古偶一城,是 " 时势造英雄 " 的反面。
主创人才青黄不接,高度依赖李国立,是唐人在古偶剧犯的另一个错——忽略了老牌导演与时代脱节的审美,会难以吸引当下年轻人看剧。
且不说即将 64 岁高龄的李国立,还能坐镇多久?
一个明显表露颓势的信号是,2018 年 9 月开机、由李国立监制的《梦回》试图复制《步步惊心》的清穿剧爆款套路。
却因为狗血玛丽苏、使用替身文学 + 失忆等老梗、剧情逻辑漏洞百出、选角失败等各种原因,热度口碑全面溃败。
事实上,自《步步惊心》后,李国立操刀的《轩辕剑之天之痕》《仙剑云之凡》等古偶剧就已经水花寥寥。
而《步步惊心》后,蔡艺侬又周旋于唐人的资本化耗费精力,对项目投入心思相对减少,以至于源头把关不严、导致作品成色一般。
两位主心骨,历经内娱影视行业二十多年流变,如今或再难创昔日辉煌。
唐人古偶剧,兴于创新——开创游戏改编剧的先河,衰于保守——因同质化和过时而内耗。
02 三次转型,收效甚微?
资本还未入侵影视行业之前,2006 年蔡艺侬就有了拓宽赛道的想法,她跟电视台朋友探讨,唐人是否应多元化发展,比如涉猎现实主义题材。
可惜做了几部时装剧反响不及预期,在朋友劝说下,蔡艺侬重返古偶剧深耕强项。
谁知环境正悄然发生变化,2011 年《步步惊心》和《宫锁心玉》为争夺 " 第一清穿剧 " 的名号正面刚,恶意竞争激发蔡艺侬和于正的矛盾,也预示了古偶赛道将跳出唐人 " 一家独大 " 的局面。
看中古偶剧的巨大红利,越来越多玩家涌入,竞争白热化。高价 " 抢人 ",则是直观表现之一。
让蔡艺侬明确感受到资本介入影响了行业风气,是在 2011 年。而三年后拉开的流量元年序幕,更加速了行业正常运转秩序的偏离和市场环境的畸形。
在用钱打仗的浮躁思维下," 砸 " 出的古偶大项目,包装华丽、内核单薄,演变成套用固定模板的流水线产品。质量,不再是影视剧公平竞争的筹码。
没有资本支撑,影视公司举步维艰,遑论生存。
于是,蔡艺侬跟资本博弈并借助其力量,踏上第二次转型之路。这回,唐人准备拥抱互联网,试水网剧,依然选择了古装之外的题材。
2015 年在搜狐视频独播的《无心法师》,为唐人联合搜狐视频出品的民国奇幻网剧。
口碑不俗,但限于平台影响力,远未达到大爆。剧捧人也失灵,没有助力男女主韩东君、金晨段位进阶,为后者解约埋下伏笔。
之后播出的都市题材网剧《重返 20 岁》《原来你还在这里》,都扑了。
如果以口碑和热度为衡量标准,唐人自 2016 年起就遭遇了滑铁卢。从那至今的多部作品败北,且资本道路受阻。
2015 年底唐人挂牌新三板,2018 年 3 月准备冲击 A 股,称申请材料获受理后,将撤离新三板。
谁知七个月后唐人从新三板摘牌,不仅在上市近三年未获得任何融资,并被大股东浙数文化清空股权,就连原本计划的 IPO 也在 2020 年 12 月因为公司业绩难达到证监会标准而终止。
错过登陆 A 股的最佳时机,唐人的资本路,可谓 " 步步惊心 "。
行业巨变叠加内忧外患,加之古偶剧杀手锏生锈,蔡艺侬决定带领唐人在 2020 年开启第三次转型。
她规划中的升级方式是继续开辟现实主义题材,传统赛道与创新赛道并行。蔡艺侬看了很多剧汲取灵感,想将丰富的人生阅历融入到新作品。
去年接连开机、今年相继播出的原创剧《完美伴侣》《妻子的选择》,正是对唐人而言,具有重要转型意义的两部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