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此时,将要离开王朔圈子的冯小刚,正式开启了他和华谊兄弟的合作。
1997年,冯小刚凭借着《甲方乙方》一炮打响自己的贺岁片招牌。
次年华谊兄弟投资了冯小刚的《没完没了》,问鼎当年的票房冠名。

冯氏喜剧+华谊兄弟,二者联手所向披靡横扫国内电影行业。
前者名声大噪,后者赚得盆满钵满,日渐成为行业的龙头老大。
拥有了金字招牌冯小刚后,华谊兄弟开始了自己全方位、多领域的扩张之旅。
电影、音乐、艺人经纪、娱乐营销......那时的华谊兄弟几乎是一家独大的地位。

2005年,随着“华谊兄弟传媒集团”的正式成立,王氏兄弟稳坐内地娱乐公司的“头把交椅”。
2006年到2008年,国产电影排名前十的票房收入,有15.57%被华谊收入囊中,票房收入仅次于中影集团。

随后由华谊兄弟制作,冯小刚执导的《大腕》《手机》《天下无贼》等贺岁电影,无一例外成为贺岁档票房冠军。
从1998年赚得千万票房,到2010年电影票房轻松闯过4亿大关,华谊兄弟见证了内地电影市场的爆发式增长。

当大家都在感叹“无冯小刚,无贺岁档”时,殊不知,华谊兄弟才是背后最大的赢家。
而在华谊的鼎盛时期,他们不仅有冯小刚坐镇,还将李冰冰、周迅、黄晓明、邓超等大牌一线明星收入麾下。
同时拥有上百位明星的阵容,手握娱乐圈的半壁江山。

回看2014年的春晚,那一年冯小刚担任春晚总导演。
而华谊旗下艺人的参与比例之高,不禁让人想要调侃一句:“这太像冯导一手执导的华谊年会了。”

王中军曾说:“电影是华谊兄弟的‘王牌业务’”。
华谊兄弟成功登陆创业板,成为“民营影视第一股”,这无疑是华谊兄弟的高光时刻。
自此,华谊兄弟的实力、名声和影响力再上一层楼,一跃成为国内最受瞩目的明星公司之一。

当大家沉浸于华谊兄弟的盛世繁华景象中时,殊不知其背后暗藏的种种危机,正一步步吞噬着它的光鲜。
明星离巢,华谊经历“大地震”
如果要问,除了王氏兄弟外,谁还是造就华谊兄弟的功臣,除了冯小刚,还有彼时的“内娱第一经纪人”王京花。

华谊的成功离不开各路明星的加持,财大气粗的华谊兄弟也始终与人深度绑定。
如果说冯小刚是帮助华谊在电影路上迅速找到积累财富的领路人之一,那么王京花就是帮助华谊填补“经济人”的重要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