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中的未来世界,破败不堪,低科技化。
叙事节奏平淡如水,台词对话生涩枯燥。
整个剧情,几乎只是一场接一场围绕人体器官展开的表演。
一通看下来,只会让人觉得一头雾水。
至于电影大肆宣传的「人体恐怖」,不少人也颇有微词。
跟那些注重杀戮血浆的恐怖片相比,本片中平淡的器官展现,很难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
不是它不够好,只是观众心理承受阈值拔高了。
高期待值下的口碑两极化,让本片更像是柯南伯格在做的一次前卫尝试。
他将身体比作电影,结合所有的凝视、破坏和重塑,完成一场浩大的艺术活动。
他用十分反主流的风格,拍出了极具个人特色的电影。
所以,在喜欢柯南伯格的观众眼中,电影也有着诸多优点。
其中最显眼的,就是片中大量跟现实紧密结合的隐喻。
找寻并解读这些隐喻,反而成了看本片时最奇妙的观影体验。
比如艺术家的界定。
几乎所有参加人体表演的人,都称自己是艺术家。
割伤、植入耳朵、划脸 ……
既没有情感塑造,也没有哲学理解。
这些行径看似是艺术行为,其实不过就是比拼如何为了博得眼球而不断刷新下线。
就像现实中的很多直播从业者,吼两嗓扭两下,就敢称自己是歌手舞者。
其实都不过是哗众取宠的小丑。
片中那位全身是耳朵的舞者。
形象只让人觉得怪异,但其实更适合做一个纯粹的舞者。
而不是盲目迎合主流,牺牲自己的长处。
再比如性话题。
柯南伯格的作品,从来不缺粗暴热烈的性元素。
而且往往作为关键意象而存在。
在《未来罪行》中,做手术就是新型的性爱。
电影里,破坏身体跟性快感紧密相连。
无论是摘取器官的索尔,还是那位割脸的女性。
本质上都是在用极端方式,寻找一种快感。
身体被破坏的肉欲,其实是对自我的掌控。
最终,变成对自己的身份认同。
性,是人性本能。
对它的自由掌控,是人对自己命运掌控的具像化。
就像索尔说的那句「对老式性爱无感」。
他已然不属于这个时代,他在用自己的方式换得对生命的支配。
此外,电影中还有诸多值得深究的话题。
像性少数群体、环境保护、资本干预等。
年近八旬的柯南伯格,依然在以极致的个人风格,与当下世界进行联结。
正如以往的每一部作品那样,口碑两极本就是意料之中。
他就没有想过要迎合主流,而是坚定不移地走他的偏锋。
正如在被问到对票房大爆的《壮志凌云 2》和拿奖的看法时,他说:
「我拍电影可不是为了这些,我拍电影就是为了创作,就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这种勾连。」
《未来罪行》,注定不适合所有人。
没能拿奖,也不意味着它毫无价值。
它所代表的,是电影人的真诚思考,以及艺术家特立独行的表达。
喜欢它的,必然只是小众。
但也正是它的出现,让电影世界变得丰富多彩。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