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正式开拍前,朱一龙还以莫三妹的方式生活了一段时间。
努力让莫三妹 " 附身 ",深层次地打磨细节,并跟每一个对手交流。
在没演这部戏之前,朱一龙习惯当天晚上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第二天要拍的戏,方便开拍时能更好地调动情绪。
但到了《人生大事》里,这种表演方式发生了变化,变成了八个字:" 不要常规,不要预设 "。
影片中同他搭戏的是小演员杨恩又,因为她年纪小,所以同一场戏不同的条数经常能给出不一样的情绪。
这也就使得朱一龙要足够真实,才能触碰到更 " 真 " 的莫三妹。
好在,朱一龙给出了一份不错的答卷。
不少人看毕电影后大赞朱一龙的演技。
甚至有部分人在点评《人生大事》" 不过是用殡葬师这个外壳讲述了一个极为俗套的亲情故事 " 后,也会额外称赞一声朱一龙撑起了这部片子。
显然,四年前的那个 " 顶流 ",在逐渐朝演技派靠拢。
2018 年,朱一龙和白宇主演的网剧《镇魂》成为年度爆款。
无数个 " 镇魂女孩 " 为朱一龙的一人三角所倾倒。
沈巍、黑袍使者、鬼面,三个性情各不同的人,被朱一龙诠释地格外到位。
就算是一个眼神,也能看到满满的戏。
所以,不少人在追问,这个人是谁,怎么三十岁了才红?
殊不知,朱一龙等待 " 红 " 已经等了十年。
1988 年 4 月,朱一龙出生于湖北武汉。
因为从小性格就比较内向,上课时他很少主动举手回答问题。
周围人一多,也容易紧张。
但就是这个性子,被妈妈建议去考北电。
仅培训三个月,朱一龙就去参加面试了。
那一年,北电表演系只招 19 名学生,朱一龙就是其中之一。
班主任崔新琴给出的理由是:" 朱一龙虽然是一张‘白纸’,但是却很有潜力。"
但害羞的性子还是会影响他在表演上的发挥。
朱一龙曾说:" 在众目睽睽之下去表演,把喜怒哀乐展现在舞台上,其实是件挺难的事儿 "。
但做明星,天生就要一张厚脸皮,如此才能挡住八卦记者的长枪短炮。
同样,做演员,天生就要敏感细腻、放得开,如此才能细致入微地观察生活,并在众人眼前将这种感觉演出来。
当时朱一龙第一天上表演课,老师要求学生们表演 " 丑 "。
朱一龙放不开,总演不好。
后来同学们都陆续过关,只留朱一龙一个人被不断地否定。最后同学们看不下去,齐声说 " 够丑了 " 才放他下课。
慢慢地,朱一龙开始享受这种在角色里发泄情绪的感觉。
虽然入戏慢,但只要进入到角色里,他就不再是 " 他 "。
同学彭冠英曾如此评价他:
朱一龙在舞台上不是放得很开的那类人,但他把这样内敛的特质,塑造成了一种独特的表演风格,就是‘纯情又生动’,意味深远、回味悠长。
不过也有人因为他内向的性格,说他不适合做演员,劝他改行。
朱一龙回去想了很久,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做演员,别人说了不算,只要有戏拍,他就能继续演。
性格的慢热,使得他的成名之路也变得 " 慢热 "。
毕业后,同学们纷纷签约了大公司到处找戏拍。
朱一龙性格腼腆内向,没有旁人那么自来熟,就签了一家小公司拍起了小成本的数字电影,片段化地在电视台播出。
甚至因为没戏拍,他还演过毛猴。
拍了没多久,朱一龙懂了 " 好戏要自己争取,不然就永远没有选择权 " 的道理,开始到处 " 自荐 "。
去串剧组,去见导演,给角色写人物小传,甚至编辑自己为什么想演这个角色、能演成什么样的 " 小作文 " 短信给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