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那条短信可能得花一天时间,我从早上起打第一行字——导演,你好。其实心里想,怎么还能更委婉一点,以及更诚恳一点,然后说得别攻击性太强,或者表现得太急切。
靠这一招,他争取到了《芈月传》中的嬴稷一角,给自己打开了知名度。
后来因为《镇魂》,他彻底爆红,被媒体称为 " 流量明星 ",称为 " 顶流 "。
但朱一龙没有借这股东风继续演耽改,也没有频繁参加综艺给自己增加知名度,而是用这个机会选择一些喜欢的角色。
在他的内敛懵懂下,是睿智冷静的成熟。
有了选择的朱一龙,一开始均选择一些性格沉稳的人物角色。
如《重启之极海听雷》中的吴邪、《叛逆者》中的林楠笙、《峰爆》中的洪翼舟 ……
说白了,还是像他自个。
可以演好,但容易同质化。
更容易在这个过程中把演技驯化成技巧。
朱一龙曾在采访中提到,他没有办法学会 " 沉浸式演戏 ",也就是将自己整个人抛开,一丝杂质不染的去做角色。
他最能做到的,就是调动一切细节来辅助自己。
演吴邪,他给自己的脖子上设计了一条疤;演洪翼舟,他设计了平安扣的细节。
但有时候拍电视剧并不需要演员多沉浸,而且一天要拍的戏份很多,很难一直维持在一个状态。
所以后来朱一龙开始尝试拍话剧,用现场观众的呼吸声和掌声来提示自己演得到不到位。
再后来他接到了电影《人生大事》的剧本,认识了莫三妹,一个和他以往角色截然不同的形象。
通过莫三妹,朱一龙似乎终于摸到了该如何将自己和角色快速融合的方法。
也终于有机会成为旁人口中的 " 好演员 "。
但他自己心里清楚,他还不够。
还要见识到更远的风景,才能实现自己 "在中国电影史、电视剧史上留下自己的名字" 的野心。
值得称道的是,他已经离开了 " 流量明星 " 的身份,离开了 " 同质角色 " 的舒适区。
对一个因 " 流量 " 而红的明星来说,做出这一选择需要勇气,也需要放弃一部分丰厚的利益。
好在,他熬得住,也耐得住。
抓 's 日记
最近在重温《编辑部的故事》,很多台词都想截图拿来当表情包用,例如这张
喜欢用情景喜剧来下饭的朋友们可以看一看,欢乐无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