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舅舅是华纳唱片公司高层的缘故,22 岁的薛凯琪甫一进入香港乐坛,就畅通无阻地走上了事业巅峰。
不仅第一张专辑,就请来了被誉为 " 词坛怪杰 " 的黄伟文作词,而且出道第二年,就在 IFPI 香港唱片销量大奖中获得了 " 最畅销本地女新人 "。
当地媒体为了夸赞她,纷纷把她誉为 " 杨千嬅接班人 " 和 " 香港未来小天后 "。
一炮而红之后,薛凯琪就开启了她风生水起的耀眼星途。
但美女的情路多坎坷,很快,自身的感情问题和外界谣传的绯闻,就让她的 " 甜妹 " 形象大受损伤。
再加上父母也在同一时间,因为感情不和而选择离婚,接二连三的打击,一度让她患上了躁郁症。
她曾在节目中自曝过,严重的时候她甚至有过轻生的念头。
身体上的不适和舆论的压力,直接影响了她事业上的发展。所以,自然而然地,她就从万众瞩目的天之骄子,成了一个遍体鳞伤的过气艺人。
好在,薛凯琪并没有放弃自己。
当她以崭新的面孔出现在《浪姐 3》的舞台上时,很多观众都倍感意外。因为,今年已经 40 岁的她,俨然还是 10 多年前的少女模样。
年轻一点的观众,可能会对张蔷的名字感到非常陌生,但在 1980 年代,她可是比邓丽君还要红的 " 迪斯科女王 "。
18 岁那年,她发行的第一张专辑就销售了 250 万张,同年发行的第二张专辑,销量更是暴增至 420 万张。
那个时候,除了广东地区的听众偏爱粤语歌曲,全中国的每片土地上,几乎都有她的歌迷。
更为难得的是,年仅 19 岁的张蔷,还登上了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成了此刊首位受访的中国艺人。
就连后来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莫言,还专门去她家拜访过,力邀她参演自己编剧的电影。可见,年少成名的张蔷,有多大的魅力。
遗憾的是,星途璀璨的张蔷,最终还是在感情上栽了跟头。
1987 年,为了在音乐上取得更高造诣,她远赴澳大利亚留学,可去了没多久,她就在男友日思夜想的召唤声中,毅然放弃了学业,回到国内结婚生子,还为此退出了乐坛。
她原本已经做好了开始享受幸福人生的准备,可花心的丈夫,还是让她寒了心。
后来,离了婚的张蔷也曾屡次尝试复出,可在日新月异的娱乐圈里,她的光环早就不能和巅峰时期同日而语。
直到 54 岁的她,重新顶着爆炸头出现在《浪姐 3》的舞台上,很多年轻的观众这才知道,原来在中国的乐坛上,还有一个让那英都心甘情愿地俯首称臣的 " 电音女王 "。
而广大年轻观众对于张蔷的喜爱,也再次说明了一个道理:好的歌手,是不分时代和年龄的。
在《浪姐 3》的初舞台上,已经 44 岁的阿雅,表演了一首根据《壁花小姐》和《锉冰进行曲》改编而成的《壁花进行曲》。
可能在上台之前,一眼看上去已经老态尽显的她,确实不及大多数保养得当的女星那样耀眼,但她一张口,就成功将无数观众的记忆,拉回到了 1990 年代。
那时候,其貌不扬的她还是大 S 和小 S 身边的一个陪衬,而且这个陪衬一做就是 20 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