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案原创一个故事,每一个故事都是对现实社会的一句喊话。
《夜半酒店》讲儿童性侵;《绿洲之上》讲环境污染 ......
在豆瓣韩综分数虚高的大环境里,评分逆袭原版,真正做到了青出于蓝。
或者格局打开,举一反三。
恋爱观察类综艺兴起后,Channel A 马上着手制作了职场类观察综艺。
初看《新职员诞生记》,就觉得它的镜头语言与 BGM 似曾相识,一翻——果然是《heart signal》的原班制作团队。
而一类是毫无逻辑地照搬。
很多人把《极限挑战》乃至严敏捧上了天,实际上《极挑》也是靠抄袭起家的。
节目效果好,某种程度上是因为选对了人,而非走对了路。
韩国原版《无限挑战》,早期也有日本综艺的影子。
后期通过一个个脑洞大开、有趣好玩的长期特辑——六六歌、捉迷藏、无人岛、无限商社,以及这个节目无可取代的社会责任心,奠定了自己国民综艺的地位。
比如,他们在节目里拉飞机,是因为当时韩亚航空坠机事件发生,291 名乘客和 16 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节目组策划出这个选题,给韩国国民以信心。
而《极限挑战》对《无限挑战》的抄袭,相当于把综艺故事线当成婚礼酒席流程在走。
可笑又可悲。
@奋斗在韩国
但由于原版过于优秀,选的嘉宾也自带梗。
《极限挑战》一类综艺还是收视爆表兼好评如潮,被奉上神坛。
直接导致的问题是,大家渐渐有所感知——韩国有什么新综艺上线了,别急,内娱马上也就有了。
因为抄袭通常没什么成本,甚至还能一举成名。
而另一个常被忽视的问题是——
很多购买原版综艺版权的国综成了绝世大冤种。
由于版权购买问题,意味着他们的上线时间很可能晚于抄袭节目。
央视《了不起的挑战》质量口碑都属上乘,但在《极限挑战》之后播出显然占尽弱势。
其一,风头完全被同类的《极挑》盖过。
其二,钱花了,但显得自己像个盗版。
播了一季之后腰斩,有苦也没地方说。
抄袭就像一记回旋镖,怎么扔出去都会伤到自己人。
最后一类,单拎出来说是因为它通常是单向的——
韩国对中国。
也因为直接称呼为抄袭有些不太准确。
或许可以称之为" 文化挪用 "。
一种感觉,《还魂》的抄是有策略的。
从题材上看,偏偏是仙侠。
不难发现,在外网最受欢迎的中国剧集类型就是古装或仙侠。
《元素、框架、逻辑 : 叙事学视域下的中国故事讲述策略——
从我国仙侠剧在 YouTube 平台的流行谈起》
其次是内容。
《还魂》主抄《将夜》,又让人幻视了《香蜜》《陈情令》《与君初相识》《千古玦尘》。
不知道的还以为她洪氏姐妹长期卧底各大中国视频平台,狂记知识点。
连恋爱主线,都是仙侠剧里最常用来强调禁忌感的师徒恋。
能说她们三个学到了吗?
最后,是平台。
从《鱿鱼游戏》在全球爆火起,韩剧和网飞的合作就越来越紧密。
不论质量如何,韩剧在欧美市场的曝光度持续走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