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网络
我一直是做系列剧的,也希望《破事精英》能有更长的生命周期,那就意味着在起步的时候会比一般剧难。
我们正式写剧本是 2020 年 2 月,差不多写到 2021 年 10 月,最后一集才定稿。写前几集的过程很漫长,牵扯到架构、人物设定、故事走向、风格,花了大概三四个月,磨了好几轮。要考虑的不仅仅是这一季 24 集怎么铺陈,如果前期地基打得不够稳,它就很难往上延展,人物也没有发展空间。
有人问,剧里的公司是做什么的?其实这不是特别重要,破事部不是现实中存在的部门,它和万兽都只是个缩影,如果确定他们就是某个行业,那最终会变成行业剧,能涉及的话题就不这么自由了。
人物方面就是一点点摸着石头过河。比如年龄上先错开,性格有外向的、也有闷一点的,职业上也是拉开的,七个人里有文案、平面设计、程序员,还需要从职场里面找有代表性的,这样各行各业的打工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
我们给每个人物都设置了长线目标,有自己的缺陷和成长路径。胡强缺少身为管理者的担当和勇气,欧阳莫菲自我、叛逆、无视一切现有规则,唐海星是有妄想症的卷王,真的相信凭努力可以令自己更强。这些人都有时代特征,也都有我们自己的影子。
为什么这些人一出场,大家没有那么喜欢他们?尤其是欧阳莫菲和诸葛大力的对比,很多老粉丝就受不了。造型上也没有往漂亮和帅去靠,小白给人一种永远不洗头的感觉,演员每天到现场做发型就是往脑袋上抹油。
因为我想讲的是普通人的故事,他们不是偶像剧里熠熠发光的俊男靓女,他们就是一群普通的失败者,为了自己的未来打拼,没有那么多讨人喜欢的理由,不然他们又为何会失败呢?我希望他们是真的惨。
《破事精英》在很多方面都和《爱情公寓》不太一样。
最大的不同在于,《公寓》是童话故事,但《破事精英》不是,它是一个成人童话,是混杂着荒诞和现实主义色彩的梦。《公寓》更注重情感方面的成长,但当你落到为生存而奋斗的职场环境,面对的就是人性上真正的弱点,它是两个层面的命题。
这跟我的创作心态也有关,第一次有机会写一个完整的作品,就想把感知到的东西放到作品里。
在某种程度上,《破事精英》表明了我对这个世界的看法。我做这行之后遇到过各种各样的事,很多时候三观尽碎,尽碎之后重塑,过两天又碎了(笑),就是一个不断打碎重组的过程。
冥冥当中时代也变了,那种美好的、童话式的、世外桃源的东西,至少在我心中已经回不来了。《爱 5》正好是 2020 年 2 月播完的,《破事精英》的拍摄、制作、播出跨越了整个疫情周期,我觉得它是有时代精神的,符合现在的社会形态,痛苦当中还是要挣扎着前行、透出希望的感觉,
在喜剧的创作技巧上也有变化,这个得分开讨论,先说导演层面,我拍喜剧这么多年,有自己的喜剧表演理论,观众看《破事精英》感觉它跟《公寓》的风格很像,因为这就是我的个人风格。导演有自己的风格不是坏事,你也不可能每拍一部戏就把原有的知识体系推翻。
观众仔细观察会发现,《爱 5》《破事精英》和前四季《爱情公寓》存在非常明确的区别。《爱 1》到《爱 4》更偏段子剧,它是散点式的,一个笑话连着一个笑话。而现在我们是先想好故事内核,再往外裹成一个喜剧,围绕它的笑话必须都和主题有关联。
我会更加注重喜剧 " 言之有物 ",《爱 5》和《破事精英》在这点上是一脉相承的,只是《爱 5》还是以恋爱为主题,很多主题触碰不到。到《破事精英》更加自由和成熟了,它能给观众带来反思,这是文化产品的社会价值。
前 10 集里,我觉得第 5、第 8 和第 10 集是非常有代表性的。第 5 集是主题和形式上的同步创新、融合,第 8 集是回归了经典喜剧模式,没什么大场面,只有一顶特殊的帽子,话题简单明了:职场谎言,人一天能撒多少个谎,但它能提供大量笑点,笑完之后还有共鸣。第 10 集是另外一个创作方向,后面的十几分钟一点笑声都没有,甚至都不是喜剧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