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处中,他得知女人本出身望族,却不顾父母的反对,十六七岁便跟着男友私奔到台北,男友重病,女人不惜从事色情行业,赚钱、治病、养家。
郑智化为这个重情重义的堕落天使着迷。
直到有一天,他再路过摊铺时,已经是一片狼藉。
店铺被拆,人也从此消失。
有人说女人走了,也有人说她自杀了 ……
只留下了郑智化的歌:
" 在呜咽的巷道寻,
也寻不回你初次的泪水,
就把灵魂装入空虚的口袋
走向另一个陌生。"
郑智化在内地大火,是因为《水手》。
1992 年,央视举办晚会,庆祝巴塞罗那奥运代表团的辉煌战绩。
这场晚会规模空前,邀请了两岸三地的歌手。
其中就有台湾歌手郑智化,只是当时他在内地还毫无名气。
他带来自己的新歌《水手》,主办方在看过歌词后,打算换歌,郑智化拒绝了。
彩排时,他依然演唱《水手》。
那是郑智化第一次到北京演出,周围都是大学生观众,按照现场导演安排,他们会在表演结束时鼓掌和欢呼。
结果郑智化唱完《水手》后,空气凝滞了,观众没有任何反应。
他以为自己根本不受内地观众的欢迎。
十秒钟后,观众席上有人喊出了他的名字,然后全场沸腾。
苦涩的沙
吹痛脸庞的感觉
像父亲的责骂 母亲的哭泣
永远难忘记
这个拄着双拐的年轻人,带着一股执拗和倔强,把每句歌词都唱到了大家的心坎上。
导演跑过来道歉:这首歌一定要唱!所有责任他扛!
第二天正式演出。看完郑智化演唱的邓亚萍,把夺冠的球拍送给他,并请他对所有人讲话。这些均非出自事先安排。
多年以后,郑智化依然充满感慨:
" 我那时候才真的了解,原来我写的音乐其实影响是蛮巨大的。我在做的并不是一件小事情,而是一件大事情。"
谁能想到,这首唱遍全国、乘风波浪的《水手》是郑智化坐在浴缸里写下的。
总是一副弱不禁风孬种的样子
总是幻想海洋的尽头有另一个世界
总是以为勇敢的水手是真正的男儿
每一句都是郑智化内心的写照。
浴缸里写出《水手》,
拄着双拐也能踏浪!
这样的郑智化却在 1999 年退出歌坛。
他结婚生子,写作画画,有了一番新天地。
但是歌坛一直有他的传说。
他勇于反抗,兼怀同情,保持愤怒又充满关怀。
当你不愿被这个世界改变,又无法改变这个世界时,当你艰苦愤懑又无人诉说时,听一听那首激昂的《水手》吧。
旋律响起,他好像在坚定地对你说:
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
擦干泪不要问,
为什么。
监制:视觉志
编辑:小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