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这是一种不完全的“女性主义”,归根结底在于它依旧没有彻底逃脱劳拉·穆尔维认为的无意识的男权主义产生的叙事快感。在对凯瑟琳的形象呈现中,她依旧是一个偏向“黑色电影”典型构建的会使男性迷失自我的“恶女”,她是尼克的幻想对象,具有神秘的女性吸引力,甚至在尼克的“窥视”之中(尼克第一次见到她便偷窥了她裸露着身体换衣服),凯瑟琳的身体充当了恋物式的景观。
不过范霍文已经迈出了颠覆经典好莱坞女性形象的一步,只是对女性内心及身体的呈现依旧是一种男性的“凝视”,在他后来的电影《她》中,这种颠覆走得更远了。

导演的“情结”
范霍文的童年置身于二战的废墟之中,这样对人类中心主义产生怀疑的成长环境使他迷恋于对人类无理性的欲望的展示。
《本能》实际上到最后也没告知我们谁才是真正的杀人凶手,似乎三个女性都有她的动机,而这个动机的驱动力所指向的均是人类本身的恶念。范霍文的电影几乎贯穿了这种对人性本能欲望的展示,在《她》中呈现的是女性被暴力入侵后探索自身处境的本能欲望,在《黑皮书》里则是女性本能的生存欲望。
范霍文去挖掘那些潜意识里幽暗的角落,当它如此被大胆呈现时,所表达的恰巧是一种坦荡承认与迎接人性之恶的姿态,这是近乎英雄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