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 猫王 " 埃尔维斯 · 普雷斯利(Elvis Presley)的首部传记电影《猫王》开始在美国上映,北美票房首周末便突破 3 千万美元,夺得票房榜冠军。这位摇滚明星的魅力似乎并未减退。
但作为摇滚之王少被讨论的是,拥有诡谲时尚风格的他,也是打破性别界限的先驱。
他留女式卷发发型、穿粉色衬衫、紧身皮衣、高领连体裤,舞台上的服装设计,成为他表演的一部分,也是他摇滚精神的外在代表。
在中性化、无性别的时尚越来越流行的时装秀场上,我们或许应该感谢猫王,他提供的灵感,是一等一的先锋,也是经久不衰的经典。
猫王总是留着他标志性的蓬巴杜发型,给头发染色,再打上巨量的蜡。
事实上,这种造型起源于法国皇帝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夫人(Madamede Pompadour),是一种前面高耸,后面顺势而下的发型,在 18 世纪 70-80 年代颇为流行。
在 19 世纪 90 年代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虚拟形象吉布森女孩的发型就采用了蓬巴杜元素,直到 20 世纪 40 年代,再次在女性之间流行起来。
这之后,蓬巴杜发型的男子版本恰好就是由猫王为代表的摇滚明星引领的,因此,蓬巴杜发型对于 21 世纪的人来说变得十分常见。
吉布森女孩
不过,在 50 年代它成为猫王的常驻发型时,还没有这个有历史感的名字。它当时常常干脆被称为 "the Elvis cut",像《老友记》里曾风靡一时的 "Rachel cut" 一样。
蓬巴杜在当时作为一种小众发型,也代表了猫王对种族、性别的某种反叛。
这种发型是许多拉丁美洲人、亚裔美国人青年亚文化帮派的典型特征,这一文化在工人阶级、下层青少年中出现,后来才被城市文化所吸纳。
虽然蓬巴杜发型在 20 世纪中叶时受到所有种族的欢迎,但它仍然被作为各种亚文化帮派的代表,当时黑帮影视剧中的负面刻板印象角色通常留这样的发型。
在日本现代流行文化中,蓬巴杜更是直接成了刻板印象的代名词,出现在帮派成员、暴徒、高中混混的头上。
《JOJO 的奇妙冒险》第四部里的东方仗助就保持着典型的猫王风格,尤其是他的高卷式发型。
属于猫王的另一个元素是连体裤。1973 年夏威夷全球卫星直播演唱会中,他穿着 Bill Belew 为他设计的紧身喇叭连体裤,饰有一只由红色、金色和蓝色螺柱组成的秃鹰(美国的国鸟)。
正如当时他给设计师提出的要求:" 我要让这件衣服上写着美国两个字 "。
在这场有超过 15 亿人观看的、有史以来第一场独唱艺术家的卫星演唱会上,猫王也大胆地打破时尚规范,展示了他性别属性并不分明的服装。
对于男性来说,当时常春藤联盟风格的西装占主导地位,也就是 Ivy style。模板是宽松大口袋西装搭配纽扣牛津衬衫、俱乐部领带、收口的裤子和乐福鞋,打造一种半休闲半正式的风格。
然后猫王出现了,他在演唱会上自由地穿着泡泡糖粉的夹克、露脐上衣和 zoot 西装、连体裤。
连体裤在当时是男女通用的服装,但比较适合臀围纤细的男性。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作为军营中一种男性工作服的连体裤被女性改造,裤腿被设计得更像灯笼的样式、更贴合身体,接近于猫王身上的喇叭形紧身连体裤。
后来,连体裤成为猫王的标志性服装。从实用角度来说,连体裤能保证他在舞台上进行大幅度活动而不影响服装完整性,还能让他随意地在舞台上走动而衣服不被卡住。
另一方面,猫王把最大限度的华丽装饰发挥在连体裤上,水钻、铆钉、宝石,搭配夸张的腰带和斗篷,使用高饱和度的红色、蓝色,致力于打造强烈的视觉冲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