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说,飞盘运动天生带有 " 爱与和平 " 的基因。
可如今,穿瑜伽裤、化妆、拍照上场却成了女性参与者被声讨的种种 " 罪证 "。
网暴她们的人,将种种不应属于她的罪名加诸于她身上,并企图用 " 飞盘媛 " 的污名将女性驱逐出运动场。
可是穿紧身衣有错吗,谁规定所有运动员都要穿宽松的上衣和短裤?
化妆、拍照有错吗,为什么不能爱美,不能留下一些美好的纪念?
使用场地有错吗,同样是花钱包场,玩飞盘和踢足球怎么就有高下之分?
" 你猜足球场为什么会租给她们 "
明明每个人都享有平等运动的权利,在先到先得的预约制面前,本身就没有 " 侵占 " 一说。
可就是这样一群追求运动自由、爱美并乐于展示美的女性,在没有做出任何违背道德与法律之事的时候,背负了莫须有的骂名。
" 如果她们被叫做 ' 飞盘媛 ',那玩飞盘的男性选手叫什么,' 飞盘郎 ' 吗?"
遍地都是 "XX 媛 "
事实上,玩飞盘的女生不是第一个被叫作 "XX 媛 " 的。
不知有多少人还记得 2020 年,那场轰动全网的" 名媛拼单事件 ":
6 个人拼一个某高档酒店 500 多的双人下午茶套餐,每人仅需 85 元;几十万的奢侈品包包,几百块就可以拼来背一周 ……
曝光后,人们发现了这些光鲜亮丽的 " 上海名媛 " 真面目。
从那时起," 媛 " 字就变了意味。
婵媛,用来形容女子 " 美好 "
这个原本用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字眼,被用来指代虚假外表下,暗藏自我营销等不纯目的贬义词。
发展到后来,如果人们对女性产生不满,就可以肆无忌惮地将自己的情绪投射在这个词语上——
任意行为 + 媛,就能组成一个专门用来嘲讽特定女性群体的新词。
烧香礼佛、穿旗袍诵经的,叫" 佛媛 ";
戴头盔、穿骑行裤、踩着单车出行的,叫" 骑行媛 ";
背着旅行包去野外徒步、去雪场滑雪的,分别被叫做" 登山媛 "、" 滑雪媛 "……
而当一个女孩晒出自己在专业领域的成就时,附上了几张美美的照片," 网络鉴媛师 "们便会迅速出现质疑她的成绩。
" 学术媛 "应运而生,因为在一些人的刻板印象里," 长相漂亮 " 和 " 成绩好 " 不可以共存。
当女生进入工作岗位,努力工作的空隙分享两张照片," 鉴媛师 " 又马上用指责的口吻指出她工作不认真。
不久前一名上海核酸检测的志愿者,每天 10 小时高强度工作;仅仅因为工作时化了妆,就被一些网友骂是"核酸媛 "。
明明是很认真可爱的女孩 / 微博 @墨尔本的蛋总
同样的,还有 " 医媛 "" 外卖媛 "" 幼儿媛 "" 师媛 "。
只要不符合他们对这一群体刻板印象 " 预期 " 的,统统要被以 " 媛 " 相称。
刚刚离了婚却没有悲痛万分的 " 离媛 ",生了病却 " 看上去气色还好 " 的 " 病媛 "。
一名得了甲状腺肿瘤的女生,因为生病时也坚持化妆,乐观分享术后恢复的生活,被网友质疑是在 " 装病,给医院引流 ",从而被网暴。
逼得当事人出面自证 " 我不是病媛 "/ 微博 @张吉晶 -cat
现在随便翻翻互联网,就能集结出一个 " 媛宇宙 "。
如果是真的打着吃斋念佛的名义博眼球、赚流量,装病、编故事来带货,那当然并不光彩,值得谴责。
可这种行为,并非女性专属,更与性别无关,它们本可以被囊括进诈骗、炒作、摆拍等词汇。
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 " 假靳东 " 事件,就是有男性在直播平台假冒靳东,与中年女性聊天,骗取她们的钱财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