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情很不好的段莉娜与康伟业算帐了:"现在让我们来看看,你还不觉得问题严重吗?"康伟业当然理屈词穷。段莉娜穷追猛打,严厉地指责康伟业政治上的迟钝和糊涂,警告他要幡然猛醒,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不然后果不堪设想,虎落平阳被犬欺,凤凰落毛不如鸡。
康伟业被数落得实在忍受不了了,他反抗说:"你固然有道理,但是也不要得理不饶人。社会上平头百姓多得很,人家怎么在生活?好歹我还是个科长嘛。"段莉娜冷笑说:"这是你又不听我的话了。你醒醒吧:现在往上是到了年龄就退休,往下是已经提起来了一大批年轻干部。你三十大几的人了,还是一个科级,有屁用!你不信凤凰落毛不如鸡,那就等着瞧。"
而康伟业的旧同学的巨富和外商的身份,让康伟业毅然下海:
在段莉娜这样的人的观念里,商总是不如仕的。何况康伟业去经商就得丢掉铁饭碗,生老病死都将不再有单位和组织操办,谁能保证自己将来不出个意外呢?这种决定毕竟太重大了,段莉娜轻易不去怂恿康伟业。
这次是康伟业自己下的决心。他出差北京,到王府饭店找人时碰到了贺汉儒。贺汉儒是段莉娜的中学同学,贺汉儒的大背头梳得溜光,衬衣雪白,西装笔挺,一身香气,提着手提电话。他请康伟业喝晚茶,铺张了一大桌子的粤式小碟和小笼,说:"你们中国现在最时兴吃粤菜了。"他说,"康伟业你别把眼睛瞪那么大,现在我是马绍尔群岛公民了。"
康伟业的眼睛瞪得更大了,他万万想不到社会变化竟是如此巨大,贺汉儒居然成了外国人。他身为马绍尔公民,为美国一家公司做中国代办,名片上写着总经理,基本年薪二十万美金。他口气大得无边无际,说:"我已经替你们中国做了好几座大型水电站了。"康伟业说;"贺汉儒,去你妈的!"他们两人互揍了对方一拳,发出由衷的大笑。贺汉儒为康伟业在王府饭店开了一个房间,他们好好地叙了一番旧并认真地展望了未来。康伟业决定接受贺汉儒的建议,为贺汉儒的美国总公司在武汉开一家中南地区分公司。
康伟业把自己果敢的决定叫做抓住机遇,改革开放。在康伟业离职的那天,夫妇俩靠在床头坐了一夜。康伟业已经箭在弦上,显得格外豪迈和义无返顾。段莉娜这么一些年来屡遭挫折,巴不得康伟业能够振兴家道。她也明白,其实就康伟业本人来说,在机关就这么混下去,提级也是有希望的,一辈子既舒适又安稳。现在康伟业挥刀斩断自己的后路,也是深懂她的苦心所在。段莉娜岂有不动情的道理?
段莉娜又母亲哄孩子一般鼓励康伟业:"你放手干吧,凭你的聪明才智,凭你工作这么多年的社会关系和我们两家的社会关系,还做不过那些没有文化没有关系的个体户?万一将来实在不行,也不要担心,我总是国家干部,一个家庭有一个吃皇粮的就不怕了。你说是不是?"康伟业说:"是,你的话总是非常有道理。"
天亮以后,康伟业如久困深山的大鹏,展翅飞向了广阔无限的高深莫测的蓝天。他那辆每日里骑到机关去上班的自行车多年来第一次闲置在楼道的角落里,灰尘满面,不规则的光线将它分割变形,像一副超现实主义的油画,被搁在了往事里。
下海并不轻松。
康伟业一下海,首先就连连呛水,与他小时侯学游泳的感觉非常相似:连连呛水,辛辣的疼痛由口鼻里一直渗透到心肺深处;整个人被昏暗包围;脚跟怎么也站立不稳,手到处都抓不到可以依靠的东西;你不能退却你不能消极你无法逃避,唯有拼命挣扎才可能有一条生路。经商之后的康伟业每一天每一时每一刻都在发生着脱胎换骨的变化。
但是踩着时代的运势,总归要容易一些,很快,康伟业就发了财,然后有了漂亮的更懂他的红知林珠。
▲康伟业和林珠初见面。
而发财之后和老婆的矛盾,似乎也代表了旧式的"体制思维"与新型的"商业思维"之间的矛盾与磨合。
▲康伟业忙着赚钱,给老婆买香水、买时髦的内衣,而老婆却嗤之以鼻,说这是资产阶级臭味。
胡军、于和伟主演的《岁月》(关于这部剧,我们也有写过),也讲了"机关人"在面对时代发展和体制改革历程里的苦辣酸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