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娱的车说翻就翻也不是一两次了。
谁能想到易烊千玺也会跌下神坛呢?
从日薪 208w,到 " 编制刺客 "。
明星们既拿了普通人一辈子也赚不到的钱。
又明晃晃地告诉你,我们连普通人的保底选择都能拥有。
其实大家也都知道。
明星拿到的编制岗位大多是专业相关,不会挤占你我的资源。
但既然有内定的事实存在,必然就会有人被顶下来。
他们可能是对站上舞台充满期待的学生。
也可能是已经为了磨炼演技吃过不少苦的话剧演员。
让我们感到愤怒的,其实不是他们拥有高薪也拥有特权。
而是他们拥有了这些远超付出的奖赏,却觉得理所应当。
前几天看到几个帖子。
主题类似,都是在讨论高温天气,明星拍戏该不该被心疼。
在近 40 度的高温下,我们下楼走一圈拿个外卖都觉得要被汗水淹没。
这种情况下,对穿着厚衣服拍戏的明星生出一点同理心不算奇怪。
不否认这是一种吃苦。
然而发散想一想。
导演们、工作人员们、明星助理们,哪一个不是同样经历着烈日的毒晒?
他们的薪水,或许连明星们的零头都达不到。
更别说那些横店群演们。
可能要在太阳下蹲个几天,才能被选中一次,拿到几百块工资。
他们的付出,难道少吗?
再想想看。
吃苦,本来不就是演员的 " 份内事 " 吗?
不是派爷针对他们。
一个影视剧演员的职业生涯里,不可能避开底层小人物的角色。
没吃过苦,又谈什么演底层?
真要说吃苦,可能没几个人比的上海清。
作为新晋 " 梗王 ",海清不负众望地带着新梗和新片一起回来。
一句 " 这是哪儿 ",猛戳我们的笑点。
说在风沙漫天的大西北,海清正边上旱厕,边和人视频聊天。
突然感觉后背一凉,一只没被拴好的羊朝她吹了口气。
她手一抖,手机啪嗒掉进了里。
对面疑惑地问:这是哪儿?
笑完以后大家突然反应过来:
海清咋去西北体验生活了?
上旱厕还和人打视频,是不是太适应环境了点?
再一了解。
她居然为了一个文艺片角色,在西北的一个偏僻乡村生活了一整年!
早知道她是 " 戏疯子 ",但没想到居然能豁到这个地步。
《隐入尘烟》的导演李睿珺也是个执拗的理想主义。
一直拍戏,一直欠钱,对演员有近乎完美的要求。
男主角找不到合适的,就让自己亲姨夫上阵,真农民演农民才足够真实。
这种追求和海清一拍即合。
女主角的剧本发给海清,海清当即告诉他:
位子空出来,我要演。
怎么演?
女主角的人设是个残疾自卑的西北农妇。
海清是个土生土长的江南城市人。
八竿子打不到一起。
敬业的演员会先着手学一学当地方言。
而 " 疯子 " 海清直接跟着李睿珺去了祁连山脚下的老家,住在他姨夫家里。
就这样开始了长达一年的入戏体验。
《隐入尘烟》拍的是一对农民夫妻的日常生活。
首先她的一举一动就得像个农民。
刚开始的她穿着棉袄棉裤戴着头巾,跟着李睿珺去村子里晃悠,听村民们聊天。
村民们不知道她是谁,以为是姨夫的儿媳妇,还夸她白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