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位继承人聚在一起,仿佛在中国景点拍照的韩国旅行团。
看到这大家已经能感觉到了。
《还魂》处处都是雷点。
剧集质量不过关,花边炒作倒是不少。
开拍之初,就有女主演技不过关而被「退货」的新闻。
一度还上了微博热搜。
没想到,调整演出阵容之后,在演技上最出圈的是男主的脚。
灵活到可以弹钢琴的程度,得名「脚演技」。
俗套的剧情,不走心的造型,尴尬的过度营销 ……
可见,《还魂》不仅搬来了中国古偶剧的壳。
还犯了所有烂古偶都会犯的错。
其实,在《还魂》抄袭事件发酵之前。
就有网友整理出韩剧抄袭国产剧的先例。
比如同样由洪氏姐妹编剧的《德鲁纳酒店》,抄袭了国产剧《东宫》。
女主张满月因为怨念残存世间数百年。
起因就是曾经被爱人欺骗伤害,以至于亲眼看见亲人惨死面前。
复仇后埋下怨念,百年不散。
不管是剧情还是镜头呈现,《德鲁纳酒店》都与《东宫》别无二致。
「洪氏姐妹抄袭」词条还一度上了热搜。
而同样是洪氏姐妹编剧的《花游记》。
与《无心法师》部分人物设定甚至场景造型精确雷同。
这一现象,当然与编剧的职业操守有关。
但也涉及到更深层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各类国产古装剧类型多样,故事文本丰富。
国内观众对于一部国产古装剧的标准相对较高。
但在语言文化的屏障过滤后,这种要求在异国异地会降低。
哪怕是国内观众嫌弃的劣质古偶,也长年在东南亚市场拥有强大的吸金能力。
而这恰恰是韩国影视领域的空缺之处。
随着市场的变化,《大长今》这样的古装正剧已不能满足观众细分的需求。
而迎合年轻人审美、适应流媒体平台的古偶剧,在韩国市场上都相当罕见,更不用说抢占海外市场了。
对于创作者来说,要想啃下这块诱人的蛋糕,最快速有效的方式就是「借鉴」。
比如,《步步惊心:丽》就是改编自中国的大火 IP。
实际上,在亚洲文化大环境内,文娱作品的「借鉴内化」早已成风。
韩剧对中国香港电影的「偷师」,也已不是秘密。
网友制作的韩剧「抄袭」目录,仅供参考
既然如此,为什么《还魂》带给国内观众的情绪这么强烈?
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仙侠」题材剧的特殊性。
追溯「仙侠」的深意,会发现其背后是人们对于正义力量超自然化的呼声。
也许「仙侠」中「仙」的部分,还能在别国文化中找到「奇幻」一词做相似对比。
但「侠」字,只有浸润过此地文化的人才能理解其中的情义与逻辑。
经典老剧《仙剑奇侠传》的成功之处,也正在于充分还原了传统文化中仙侠的内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