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
换句话说,只有人类才有对其他活物的,甚至是死物的遭遇,具备同理心,有感同身受的能力。
人是复杂的,复杂到超过了世界上已知的最精密的仪器,人的大脑和生理的很多机制到现在,都还未被攻克、破解。
可是。
到了社会中。
却有人试图对将将复杂的人、人群简化再异化,最后甚至工具化,标签化,原子化 ……
目的,只是为了逞自己的口舌之快,发泄自己的愤怒、不满。
这就是歧视。
倘若任其发展,不断细化。
除了产生伤害,还会埋下分裂的种子。
还是用地域歧视举例。
比如,一些有歧视心态的上海人对外地人的蔑称:" 硬盘人 "。
人不是人了,是 " 小阳人 ",是 " 硬盘人 "。
比如,瞧不上落后的安徽,一些人会称安徽人为 " 白完人 "。
而在安徽人内部,安徽南部的人会瞧不上北部的人,就像苏南会瞧不上苏北。
反过来,又发展出 " 草办人 "(江苏人)、" 三折人 "(浙江人)、" 三户人 "(上海人)这些蔑称。
这些还只是民间的戏谈。
更可怕的是。
强调差异,并引导歧视,已经成为了一种财富密码。
开始,还只是,南方北方的差异。
吃甜吃咸的差异。
自然风貌的差异。
生活习惯的差异。
到后边。
性别,外貌,学历,成绩,就业,乃至教育 ……
凡是差异,都可以被引导为流量密码。
都可能成为产生歧视的因。
一边是无知从众者的认同、抱团,沾沾自喜。
一边是被伤害者的惊惶、愤怒、难过、反抗。
尤其是,这些人还以 " 言论自由 " 为名,在道德高地上,攻城略地,肆意驰骋。
单口喜剧大师乔治 · 卡林这样说过:
我从来不理解民族自豪感或国家自豪感。
因为对我来说,自豪应该来自于你自己取得的成就,而不是来自意外或者生下来就有的东西。
成为爱尔兰人又不是一项技能,只不过是基因上的偶然,没有人会说 " 我 5 英尺 11 英寸我自豪 ",或者 " 我容易得肠癌我自豪 "。
更进一步地说,50 年前。
李小龙接受美国人采访时被问及:" 你把自己当成中国人还是美国人?"
李小龙的回答是:" 你知道我怎样看待自己吗?我是一个普通人。我不是想显摆什么孔子名言,但是,‘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人们只是碰巧有这样那样的区别而已。"
强调共同点,而非强调区别。
强调我们都是有血有肉的人,而非我们是不同国家、地区的人。
毕竟,地球上的千百万种生物里,只有人有户籍或者国籍。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编辑助理:哆啦 C 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