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想见,这样一部主打“反腐”的作品,在开播前,遇到的阻力不会少。
二、好剧面世困难重重
《人民的名义》曾差点拍不下去,拍完后,也差点无法问世。
在拍摄的过程中,超过几十家投资方居然都“跑了路”,撤了资,他们给出了两点理由。
一是因为题材太过敏感,他们担心无法过审;
二是因为剧组中没有一个当红明星,这部剧恐怕不会大热。
后来这部剧有多火,也不必赘述了。
只是当时资金断链的危机,还需要想办法应对。
当时,还有5家民营企业投资,高亚麟也不惜抵押自己的房和车,众多演员也自降片酬,才成就了这样一部现实好剧。
在电视剧送审的那段时间,高亚麟更是紧张地睡不着觉。
好在十个月后,它被成功“放了出来”。
在电视剧播出后,周梅森还接到过威胁电话,对方明目张胆,让他出门小心点,别碰到车祸。
在电视剧播出半年后,电视剧的总监制李学政说出了另一个内幕。
2017年9月22日,江苏省的一条大鱼落马,央视新闻用了2分多钟的时间,用严厉的措辞对其进行批评。
这条“大鱼”在任期间,曾认为《人民的名义》危害性极大,还一度叫停、阻挠电视剧的播出。
他甚至要求剧组删除所有关于江苏政法部门的“鸣谢单位”,更是公开对这些支持剧组工作的单位批评指责。
对于这条大鱼的“跳脚”行为,可见《人民的名义》的内容有多现实。
好在,剧组人员不畏强权,坚持本心,电视剧得以顺利播完。
即便如此,呈现在观众面前的,还不是最完整的版本,本来有55集的干货,有近3集的内容被删掉了。
三、被删减的内容
被删减的内容,正好解释了这部剧不能重播的理由:太犀利,太露骨了。
在剧中,孙连城因为懒政问题被李达康严厉批评,他心中不服,进行了一连串的反问。
他字字犀利,一针见血,把李达康怼得哑口无言。
剧中的孙连城指出了李达康任职时出现的弊端,道出了自身的难处,还吐露了心中的怨气。
过瘾吗?过瘾,但是也太过直白与露骨,会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不可预见,所以被删掉了。
而且剧中有一个重要人物——赵立春,他的名字出现在很多个地方,足以想见其推动剧情的重要性。
这样一条“大鱼”,不仅一个面都没露,最后还潦草收场一笔带过,他的背后有什么,耐人寻味。
但是这样隐晦的处理,并没有影响剧情的连贯性,也没有影响观众的观看体验,可以说是多亏了剧组的巧妙处理演员的精彩演绎。
其实,这样一部口碑爆棚的电视剧,也有它的短板。
那就是主角,太假了。
四、演员
这部电视剧有一个优秀的制作团队。
李路执导,周梅森编剧创作,40多位老戏骨参演,从剧情到演绎上,给观众带来的是全方位的享受。
但是男主角侯亮平的扮演者,陆毅,却饱受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