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画面一经放出,在带给观众满满诚意的同时,也会对社会产生意想不到的不良影响。
剧中的台词,在揭露了大部分阴暗的同时,也为它带来了不小的风险。
此外,还有人提出,在播出来的这十几集里,出现的人民警察,貌似没一个是正面的。
在剧中,强拆、溜须拍马、作伪证,这些令人发指的行为,居然全都出自警察之手。
其实,当时电视剧的剧情还在铺垫阶段,很多情节都没有展开,而“反腐”是一个过程,在给观众展现前因后果的过程中,出现这些问题也在所难免。
并且人性是复杂的,有好人的地方,必然会有坏人。
其实,人民警察这一正面形象,在剧中是有实实在在的表现的。
如果有机会走进泰州公安局的话,你会发现这里的场景和剧中很相似,因为剧组曾借用过这里的场地。
其中,还有30多名民警本色出演,在 追讨、抓捕的镜头中,主角都是他们。
后来,泰州市公安局大数据指挥服务中心还将自己小改了一番,变成了电视剧里的样子,将“汉东省公安厅指挥中心”照进现实。
六、结语
《人民的名义》中近乎清一色的国家级演员,他们严谨认真的表演作风,和当下流行的鲜肉剧、数字台词相比。
民众就仿佛吃了一段时间麻辣烫、辣条等等垃圾食品,突然发现体内缺少了太多的营养物质,正餐、营养餐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一样。
电视剧的本质是文化产品,核心是传递价值观。
高玉良的扮演者,说的话很有参考意义:“电视剧只要不糊弄观众,无论什么题材都能做得非常好。”
优秀的、正能量的永远都是好的。
文|尙昄
编辑|思问录
参考资料:
中国青年报《经典剧为何频繁重播?民调显示51.0%的人爱看》
人民日报《<人民的名义>导演:我请不起“小鲜肉” 也不需要请》
每日经济新闻《<人民的名义>有多火?看看某宝就知道了》
法制晚报《<人民的名义>没一个正面警察形象?导演四个字回应》
综合沈阳晚报《<人民的名义>近40位戏骨片酬4800万,不够请一个当红小鲜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