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扶的不只是物质上的贫困匮乏,更是思想上的破罐子破摔。
而思想的改变,首先体现在人的精神面貌上。
回到了“田螺姑娘”来过的家,黄元军感动得浑身哆嗦。
当即下河洗澡,来匹配“干净的家”,他也成了黄文秀第一个死忠粉。

在大山里,言语的力量极度匮乏——谁都可以来喊上几句口号,画上几个大饼,然后匆匆离去。
只有文秀事必躬亲。
她深谙,用真心才能换真心。
可是难题并不止这些:
当一腔热血,进入利益的冰池。
她又该如何应对?
02
扶贫像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村里先富起来的人,住洋房,开好车,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
穷的人,老房破屋,家徒四壁,还在用吊挂式火炉烧饭。


战争表层原因,是以宗族为单位的先富,报团取暖。
要么垄断技术,不带贫困户玩;要么抽高提成,买断土地,压榨贫困户。
农民没土地,只能背井离乡,或者给“新地主”打长工。
这一来,“战争”便悄悄打响。
有局部“热战”。
靠种枇杷先富起来的蒙昌龙主任,关系颇多。
他老婆的亲舅舅,是县人大的副主任,脱贫攻坚的督查组组长。
村里其他干部都得听他的话,他也懂收买人心,对姐夫农战山屡次让利。
贫困户班华元,想要种砂糖橘和他分庭抗礼。
但是砂糖橘不给力,三年之期已到,本来应该挂果,现在只有叶子。
蒙昌龙要承包班华元的地,扩大枇杷的规模,给黄文秀施压。
1米8几的壮汉,借着醉酒劲儿,连哄带骗地威胁。
你要是不支持我
那我们就不是战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