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代人年轻时的娱乐记忆,都有长沙的影子
文|李清莉 龙承菲
编辑|张友发
标高452米的IFS国金中心,是现在长沙的第一高度。
在IFS楼顶,是中国首个KAWS的永久雕塑。2018年落成后,这座代表着"长沙人爱时尚爱玩的独特个性"的街头建筑,成了城市新地标。同时也成为了外来游客的打卡点,人多时,拍照要排队5-10分钟,每次2-3组同时进行。
凌晨时分,这里依然火热。8米高的蓝白色公仔背靠背坐着,俯瞰着人群里的热闹。这栋现代商业建筑的落成,似乎在标记长沙走向年轻人的决心,也成了长沙城里新旧娱乐业交替的见证。
图源:视觉中国
IFS站立的地方原先叫东牌楼巷,距离湖南广电大楼13公里。以前,这儿代表着杂乱无章、烟火气的老长沙。入口对面的黄兴铜像,在这里站了18年。
茶颜悦色和黑色经典的门店开在铜像两端。旁边的烧烤店和串串店门口的塑料凳子上,坐满了排队的食客。一个小时前,他们看到抖音最火的男团ESO,在人群的簇拥下穿过马路。在ESO视频评论区,网友带着揶揄口气说,他们的存在证明这座城市确实很包容。
长沙城里走出过大明星、网红,是国产综艺、潮流文化、剧本杀和密室的宝地。似乎每一代人年轻时对娱乐的记忆,都有长沙的影子。
从马栏山上的湖南广电里生长出牢固的根系,延展着其轻巧又深厚的娱乐底色。城市的气质与"快乐中国"的口号暗合。漫长的时间里,长沙从不是中心枢纽,这座潮流又市井的"网红城市",不负责生产太多意义,也不必承担过于宏大的历史使命,而只专注于制造最简单通俗的快乐。
就在最近,不高的房价和交通成本,本地发达的娱乐产业,为文娱人逃离北上广,提供了新的选择——"半个娱乐圈都在长沙",成为社交平台热门的城市话题。大大小小的剧组,天南海北的游客,都在暑期里齐聚岳麓山下、橘子洲头,为这片消费娱乐的土地输送血液。
毒眸在7月的炎夏来到长沙,走过广电大楼、穿过解放西,寻找城市里新旧娱乐业的影子,与身在长沙文娱根系中的人们对话。他们中,有工作里超20年的老湖南广电人,有追随浪潮而来的娱乐新人,有传统娱乐的从业者,也有潮流文化的参与者……每个来到这里的人,都吸收着文娱沃土的养分,灌溉自己、又反哺了这片土地。我们从他们的故事里,看到了这座娱乐重镇重焕活力的缘由。
他们和长沙一起站在娱乐中心,在繁重的工作生活外,为国人提供了一方可供小憩的感官世界。
来到"芒果"的人
掀起"半个娱乐圈都在长沙"话题的,是同时录制的《乘风破浪》和《披荆斩棘的哥哥2》。单是这两档节目,就召集了60多位明星齐聚长沙。
坐在离开机场的专车上,司机提起昨天刚载过一位录《乘风破浪》的女明星。对方和他闲聊,提到最近可能会在长沙长住。
《乘风破浪的姐姐》公演舞台
来长沙的人越来越多,这里是全国最容易遇见明星的城市之一。入住圣爵菲斯大酒店的艺人名单越来越长,马栏山和大星文创园的录影棚里,时间表也列得满满当当。
这里是当下热门的综艺录制地,光网友整理出的剧综录制组就有17个、明星近200人。除了本地的湖南广电系,还有B站、抖音和优爱腾的节目排队等待。
毒眸找到陈帆的时候,他正为近期的节目日程忙碌。陈帆原先就职于一家头部电影公司,在2020年初离开北京。当时摆在他面前的选择,是去成都做MCN、去武汉做直播和去长沙继续做影视综艺。
陈帆选择了长沙:他不是湖南本地人,对芒果系没有太多情怀,只是"做影视娱乐,除了北京可能就是长沙会比较好一些。"在北京时,他住在通州,上班通勤需要一个小时,现在就住在公司旁边,"幸福感大大提升",如今,他已经决定在长沙定居。
陈帆离开北京的导火线,是疫情爆发后的电影行业停摆。而长沙作为录制地的热度飙升,也和上半年疫情反复分不开。